-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2国际贸易的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 第四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五节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成本论/绝对优势理论 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论的背景 斯密所处的时期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展开,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大陆的两个对手——法国和西班牙。但产业革命的充分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重商主义及其保护政策的抑制。在重商主义制度下建立的经济特许和垄断制度已经暴露了效率低下的弊端,阻碍了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迅速发展的强烈愿望。其中最集中的矛盾正是在对外贸易领域。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理论分析模型:2×2×1静态模型,即两国、两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生产技术特征:投入的边际产量固定,平均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交易成本:不存在,主要是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要素流动性: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 市场结构特征: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2) 国际分工是交换的结果,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3)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其基础是自然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获得性优势(后天的有利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比别国有利的地位。 (4) 贸易所得:贸易参与方双赢。 (5)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斯密的论证步骤 理论意义 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提出劳动分工原则 2. 第一次论证了贸易双赢思想,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但是,绝对优势理论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不能解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怎样参与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Economists - David Ricardo (1772-1823) He was born in 1772 and was the third of 17 children. His parents were very successful and his father was a wealthy merchant banker. They lived at first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n moved to London. David himself had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and went to work for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14. However, when, at the age of 21, he married a Quaker (against his parents wishes) he was disinherited and so set up on his own as a stockbroker. He was phenomenally successful at this and was able to retire at 42 and concentrate on his writings and politics. He developed many important areas of economic theory much of the theory he developed is still used and taught today. 李嘉图模型的假设前提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 2.一种要素(劳动力),且是同质的; 3.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流动; 4.没有技术革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固定; 5.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6.自由贸易; 7.充分就业; 8.完全竞争的要素和产品市场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基本分工原则:“优中取更优,劣中取次劣”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