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2018年高一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2017—2018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2017—2018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第一节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日心说、近代对宇宙的认识。
2.天体的分类: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球)、彗星、流星、星云、星际物质。
3.天体:分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飞船,航天飞机),陨星(陨石)、地面的卫星、云雾不是天体。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从低到高排列)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地月系构成:地球月球。太阳系构成: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占其总质量的99.86%。
7.银河系主体直径8万光年,总星系是我们观测的宇宙,是宇宙的一部分(150亿-200亿光年)。
8.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9.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10.八大行星运动特点: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11.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木星质量体积最大,金星离地球最近.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表面温度越低,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2.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演化没中断。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③适中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④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⑤有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
第二节
13.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
14.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成一个氦原子核,亏损质量转化为能量。
15.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等的主要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重要作用;②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
16.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7.太阳活动主要类型: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实际并不黑,周期11年,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周期11年,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8.我国太阳能分布:丰富区: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宁夏、甘肃、青海、南疆;
贫乏区:四川盆地、贵州湖南一带。
青藏高原丰富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四川盆地贫乏原因:地形闭塞、云量大、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1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黑子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影响电离层:耀斑爆发发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手机);③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离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
第三节
20.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20世纪60年代出现载人航天器。
21.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从空间探索阶段进入空间开发利用阶段。
2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60年第一枚火箭、1970年“东方红”1号(第一颗卫星)、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2005年“神舟六号”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23.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甘肃省酒泉,四川省西昌,山西省太原。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月岩中富含地球没有的3He),利用人造卫星做各种科学实验就是利用宇宙中的空间资源。
25.太阳能资源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污染环境;缺点:不稳定,受天气影响。
26.清除太空垃圾的办法①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他轨道;②把大件空间垃圾带回地球。
第四节(重点)
2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加,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
28.地球运动时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9.地球自转的周期: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31.地球公转的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0.昼夜交替周期:1太阳日(24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九年级上化学同步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参考.doc
- 2017九年级数学上微卷专训.doc
- 2017六年级英语上培优作业912.doc
- 2017年—2018年高一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doc
- 2017年—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复习纲要第三单元.doc
- 2017年—2018年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末辅导资料.doc
- 2017年--2018年学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doc
- 2017年--2018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模拟冲刺卷1.doc
- 2017年八年级数学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一基础训练.doc
- 2017年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考试复习资料.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