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语文第11册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小学语文第11册教案

第一单元 感受自然 ?1 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请你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导入: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2、感悟内容  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学生讨论明确: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等。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句子,交流体会。 3、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1)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2)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再品课文,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作者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下列语句。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生对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 (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3、质疑交流: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三个段落 2、完成《生字书写本》 3、完成《学习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山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