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方胆胰内镜论坛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东方胆胰内镜论坛介绍

第二届东方胆胰内镜论坛 第二届东方胆胰内镜论坛于2010年9月9日至1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召开,论坛由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主办,香港消化内镜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内镜护理学组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单位协办。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美国、香港地区以及20余位国内消化病及消化内镜的顶尖专家到会,同200余名与会者一起共同研讨了胆胰内镜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热点、难点问题。   本次论坛层次较高、内容丰富。在学术报告单元,来自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田中圣人教授介绍了超声内镜检查在诊断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全面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福音医院的舒马赫教授全面回顾了胆道镜技术的发展演变与临床应用;来自韩国首尔娥山医学中心的李尚洙教授介绍了壶腹部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的刘润皇教授和吴国伟教授分别作了有关肝门部胆管梗阻的内镜下治疗进展和消化道改道患者实施ERCP的策略的报告,此外梁永昌教授介绍了短导丝交换技术在ERCP胆胰管支架中的应用、张澍田教授就ERCP的规范化操作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杨爱明教授介绍了有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疗经验。学术报告射猎面广,既紧贴临床实际,又展现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使与会者倍受启发。   在手术演示单元,本次轮坛共全程直播了20多台不同类型的内镜手术,涉及胆管结石、胆道恶性梗阻、慢性胰腺炎、良性胆管狭窄、营养不良等的内镜治疗。专家们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与会场互动交流,气氛十分活跃。本届论坛的演示内容十分丰富,许多内镜手术均属国内首次开展或演示,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所有演示专家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展示其精湛的技艺,使得观摩者大开眼界,直呼过瘾。以下截取几个手术演示的精彩片断。   病例1,一位66岁男性患者因梗阻性黄疸入院,CT检查提示胆囊肿瘤伴肝内外胆管梗阻,肝、肺内见多发转移灶,TBil 246.7umol/L,CA19-91000。由来自韩国的李尚洙教授向大家展示通过ERCP技术放置胆道支架。然而当內镜进入十二指肠时,发现肠壁已被肿瘤组织侵犯,肠腔狭窄,尽管采用肠道水囊扩张内镜仍不能通过狭窄段抵达十二指肠乳头。于是李教授决定采用国际上最新的超声内镜引导经胃穿刺胆管支架引流术。采用最新的线性超声内镜进行观察,在胃底部找见临近扩张的左肝内胆管,用19G穿刺针成功穿至目标胆管,经造影证实肝内外胆管扩张伴肝外胆管梗阻,随后插入导丝越过梗阻部位及乳头开口进入十二指肠腔。经过反复扩张狭窄段及穿刺窦道后,成功将一根金属支架放置在肝门部胆管,支架远端留置在乳头外。李教授介绍这种EUS引导的胆道支架置入术在他们单位已完成了40余例,主要用于常规ERCP方法不成功的病例,安全性较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经皮经肝引流(PTCD)。本患者手术后黄疸迅速减退,5天后胆红素退至105 umol/L,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EUS引导的胆道支架置入术过程,经胃底成功穿刺至左侧肝内胆管(A),导丝成功通过肝外胆管狭窄部位(B),用柱状气囊实施狭窄段扩张(C),成功放置胆道金属支架(D)。   病例2,一例73岁男性患者,因壶腹部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入院前曾行PTCD引流术,目前胆汁引流量1000ml/d,黄疸降至200 umol/L左右徘徊不降,患者食欲较差,呈恶液质表现,因而临床医师希望能通过内镜实施胃造瘘空肠置管,以期加强肠内营养支持,并能将胆汁回输至空肠,减少水电流失。吴国伟教授和胡冰教授合作实施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PEGJ)。在胃镜引导下,经腹壁穿刺至胃窦前壁,插入导丝由内镜引导从口中导出,然后连接至专用胃造瘘管,将后者反向拉入胃内,经腹壁小切口取出。再从胃造瘘管插入一根导丝,由内镜引导至十二指肠第4段,循导丝插入空肠营养管,在透视下成功调整至近段空肠。经胃造瘘置管可以避免经鼻置管给患者带来的咽部不适,减少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适合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及胆汁回输的病例。     造影显示营养管顺利抵达空肠近段。 内镜下可见胃内造瘘管及空肠营养管。   病例3,39岁男性,因乙肝肝硬化失代偿于2007年11月行肝移植术,8个月前出现反复发热、黄疸,于2010年3月19日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ERCP诊疗,发现胆管吻合口明显狭窄,并见大量结石生成,采用10mm柱状气囊进行充分扩张后,取出大量结石及胆泥,并留置了一根可回收的金属支架进行局部支撑,目前患者已支撑近6个月,拟取出支架重新评估胆管狭窄。由天津人民医院的李文教授实施操作,该金属支架是特殊设计的全覆膜支架,完全放置于胆管内,用于狭窄部位扩张与支撑,支架末端有一回收线留置在乳头外,通过抓取回收线,十分顺利地将支架从内镜钳道中完整取出,经清理胆泥后行胆管造影,发现吻合口部位的狭窄已基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