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中走出的黑虎将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大山中走出的黑虎将军

从大山中走出的黑虎将军 张冲将军被誉为“三神”将军:战神、盐神、水神。云岭大山赋予他伟岸身躯,驰骋沙场功勋卓著,“抗日名将”声震寰宇;红土高原赠予他博大胸襟,心系家国百姓,制盐兴水利泽被桑梓。丰碑立在大地上,张冲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一心一意为人民造福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云南各族人民心中。 ?   车爬上弥勒县东山的盘山道就驶入了雨雾中,摇下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车内,顿时精神为之一爽,抬眼望去满目葱茏,车似乎驶进了绿海中。半小时后,车停靠在路边的一个小村寨——松棵寨。路边的村民听说我们要去参观张冲故居,热情地为我们引路。沿着一条小巷前行100多米就来到了故居前,不想竟是铁将军把门,一打听,才知道保管钥匙的杨保明一家下烟地干活去了。热心的村民不忍让我们空跑,张三问李四一路问下去,半小时后找来了杨保明的老母亲开了家门拿到了钥匙。 ?   故居是被称为“一颗印”的云南传统民居,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大门上方和四围的高墙上开有瞭望孔和射击孔,整个外观方方正正,如一方印章。这个四合院初建于清光绪年间,后毁于火灾。1933年重建。1997年进行了修缮。200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院内环顾四周,房子维护得还算好,只是没有什么陈设显得空荡荡的,许是当地相关部门还无暇顾及。西边耳房楼上是一个展室,没有灯,借着从格子窗透进的微弱光线阅读着墙上展板展示的图文,黑虎将军风云人生的大幕在眼前徐徐拉开…… ?   英雄出少年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张冲,原名绍禹,字云鹏,彝族,1900年生于殷实之家,父张玉庭在清末时期曾任婆兮县佐(今泸西),膝下有四子,冲排行居三。张冲自幼胆大、机智,步入青年后性格侠义豪爽,好打抱不平,喜欢交穷朋友。在学校,有豪绅子弟欺侮穷苦学生,他常挺身而出,和那些豪绅子弟针锋相对。穷苦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都尊称他为“张三哥”,因倾慕《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的刚正不阿,遂改名字为张冲。张冲志存高远,在泸西上学时,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认为“大丈夫要铲除人间不平,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才不枉活世上一场”。 ?   1918年张冲的父亲去世,张冲遵从母命,赴昆明求学。地方豪绅趁机联名向省府诬告张冲与“匪首赵光廷勾结”,省府不查便批:“将张冲迅速逮捕法办。”张冲被逼上梁山,到滇黔边界投靠了一个叫张寿廷的山大王。不久,张冲发现这支队伍纪律松散,盲目抢杀,无“英雄气概”,毅然率拥戴自己的80多个弟兄独树义旗,提出“富人差我钱,中等人莫等闲,穷人来和我过年”,“打倒土豪劣绅,保护工农商,救济贫穷人”的口号,活动于平彝(富源)、陆良、罗平、师宗、泸西、弥勒、丘北等地的广大农村。所到之处,贴出标语,向穷苦人赠布、赠衣、赠钱、赠粮,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只要听到“少大人”的队伍来了,男女老幼都争着来看,送茶送水。民间流传着一首歌:“太阳出来红彤彤,泸西出了个张云鹏,救济贫穷人,打倒富家翁。官差、团丁不敢下乡来哟,鸡犬免遭凶。”各地受压迫的穷苦人都纷纷来投靠他。两年中,他还用计消灭了危害丘北群众的惯匪“二飞”、“二李”和“二丁”,剪除了“地头蛇”海寿农,惩治了赃官胡道文,除暴安良。张冲的义举受到广大劳苦百姓的欢迎和拥戴,队伍发展到600余人,一时声震滇东南。 ?   张冲队伍的不断壮大,引起了省府的恐慌,督军唐继尧多次派兵征剿。由于他深得民心,情报灵,又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打仗,唐继尧的征剿均无功而返。后接受招安,编为唐继尧部第十七支队,任支队长,后又升任第二军九团副团长兼滇越铁路开远至盘溪段护路司令等职。1923年后,张冲曾先后到四川抗击北洋军阀,协助龙云争夺云南王,屡立战功。1927年,张冲被省府新主席龙云委任为滇军第五师师长。 ?   “移卤就煤” ?   在一平浪盐矿矗立着一块纪念碑,碑上刻着“张冲创建盐矿纪念碑”9个鎏金大字和记述“移卤就煤”工程的碑文。这座建于1988的纪念碑把这段历史记忆重新镌刻在人们心中。纪念碑矗立在滇云大地上,为民造福的“盐神”形象高高耸立在三迤百姓心中。 ?   1933年,张冲因参与“四师长倒龙”而受到龙云猜忌,委其当任云南省盐运使。当时,云南正闹盐荒:食盐供不应求,盐价猛涨,很多老百姓只能吃淡食。那时候,云南的井盐生产靠的是土法,即先行挖矿取出盐卤,然后砍伐树木,烧柴熬卤成为一块块的盐巴。在此危难之际,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张冲下定改革的决心。他深入到矿井盐场考察,找有识之士请教。在调查研究中,他认识到,改革盐政管理体制,固然重要,但只能治表。只有改进技术,增加食盐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才是治本良策。于是,他邀请留美矿冶博士罗紫台等“内行”专家,在试验解决以煤代柴煮盐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煤或卤水的运输问题。水力输送在当年还是一项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