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水集蓄灌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雨水集蓄灌溉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
(1)集雨节灌是设施农业中节约水资源的有效举措。
设施大棚中雨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作物需水全靠灌溉用水,需水量大。如果对雨水加以集蓄利用,以年降雨量1 300mm、雨水收集率85%[3]计算,则雨水收集量为11 050m3/hm2,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灌溉用水,大大节约水资源。
(2)集雨节灌对于作物方面的影响
灌溉设备的优化既能节水省能,又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许多研究表明,微灌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能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作物增产[10~13]。因此,集蓄的雨水利用微灌进行灌溉具有很好的前途。
对产量及增产效应方面
有研究表明【】: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来看,同样降雨量条件下雨水微喷灌产量高于滴灌和管灌,主要表现为增加穗数;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也增加,以微喷灌67.5 mm产量最高;春小麦需水关键期补灌雨水能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5,6],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另有研究表明,雨水补灌能提高最大灌浆速率;作物田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超补偿效应;以微喷灌67.5 mm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补灌对土壤贮水变化量几乎没有影响;供水效率以微喷灌45.0,67.5 mm处理为高。
而(任小龙)垄沟集雨种植340 mm雨量下可提高夏玉米产量玉米可增产达1600kg/hm2以上。
王晓凌等通过大田马铃薯试验得出:在施肥条件下,垄沟覆膜集雨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土垄集雨和裸地平作提高126.8%和277.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7.4%和252.1%,氮肥利用率提高8.82和16.47个百分点;在不施肥条件下,垄沟覆膜集雨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土垄集雨和裸地平作提高153.2%和195.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8.5%和184.3%。
李兴等进行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雨滴灌3次的增产量为2 353. 61~3 845. 62 kg/ hm2 ,增产效果为44. 07 %~72. 01 %。在同样的补灌水量及灌水次数情况下,把灌浆期增加的灌水定额转移到拔节期更有利于提高玉米增产效果和集雨滴灌效率,将灌浆期多补灌7. 5 mm 的水量调配给拔节期,使得补灌效率增加2. 05 kg/ m3 ,将同样的水量由灌浆期转移给拔节期后,使得增产效果和补灌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产效果提高12. 93 %~21. 89 % ,补灌效率提高3. 41~4. 21 kg/ m3 。
已有研究证实:覆膜集雨灌溉后有明显的增产效益:坡耕地秋季覆膜集雨后,作物初期生长发育良好,可提高产量20%左右;梯田小麦和豌豆增产达到100%以上。
3.集雨灌溉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郭相平等研究表明[15],水分的亏缺在量上抑制根生长,但在形态和功能上有补偿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16,17],田间沟垄集雨种植有效地利用了膜垄的集水和蓄水保墒功能,改变了降雨的时空分布,使降雨和肥料集中在种植沟中,提高了降水和肥料的利用效率[18];还有实验证实:沟垄集雨种植可明显改善玉米生长的水分及养分条件,在全生育期230 mm和340 mm雨量下,此种植模式可使夏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明显增加,最终使产量显著增加。夏玉米适宜的降雨量上限可能在玉米全生育期降雨量440 mm左右。
返青和作物播种期,该时期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干燥,大风天气
较多。补灌有利于牧草增产并提高作物出苗率。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和内蒙古自
治区地方标准《半干旱丘陵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确定牧草返青全移动式喷灌量为22 mm。补灌前后对牧草地
土壤含水率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表明:返青期补灌前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7.5%,补灌后提高到12.5%,有效提高
了土壤表层含水率;补灌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分
别为2.21和4.74 kg/m3,比对照0.8~2.33 kg/m3增加了
1.41~2.41 kg/m3。
不同处理牧草集雨补灌增产效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
看出,对牧草需水关键期(返青期)进行有限补充灌溉具有显著
的增产效果:单播美国苜蓿灌溉后牧草产量较不灌处理增加52.45%,盖度提高了17.65%,单播准格尔苜蓿灌溉后牧草产
量较不灌处理增加21.58%,盖度提高了5.77%,混播准格尔
苜蓿+披碱草和准格尔苜蓿+沙打旺+老芒麦灌溉处理分别
比不灌处理牧草产量增加47.96%、68.73%,盖度分别提高了
5.66%、7.14%。结果表明:牧草返青期喷灌一定的水量对提高
牧草产量和盖度具有显著的效果。
高鹏等本文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 提出了小流域坡耕地集流梯田工程的设计方法.研究这类工程的内涵、集流潜力及其断面参数.并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