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简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文学简史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 HYPERLINK /view/168264.htm \t _blank 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 HYPERLINK /view/4593720.htm \t _blank 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 HYPERLINK /view/64778.htm \t _blank 古希腊 HYPERLINK /view/5781.htm \t _blank 泰勒斯进行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   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默冬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  HYPERLINK /view/168502.htm \t _blank 欧多克斯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  HYPERLINK /view/112395.htm \t _blank 巴门尼德、 HYPERLINK /view/25924.htm \t _blank 德谟克利特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中国  HYPERLINK /view/56767.htm \t _blank 甘德、 HYPERLINK /view/168613.htm \t _blank 石申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 HYPERLINK /view/4482.htm \t _blank 亚里士多德《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  HYPERLINK /view/168703.htm \t _blank 亚里斯塔克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   公元前二世纪, HYPERLINK /view/3055.htm \t _blank 司马迁等完成的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  HYPERLINK /view/168820.htm \t _blank 希帕克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 HYPERLINK /view/108508.htm \t _blank 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 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中国 落下闳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后   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中国 贾逵)。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