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朝议谏诤和巡视三种监察机制探究及其现代-江苏社科联.PDF

传统中国朝议谏诤和巡视三种监察机制探究及其现代-江苏社科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中国朝议谏诤和巡视三种监察机制探究及其现代-江苏社科联

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传统中国朝议、谏诤和巡视 三种监察机制探究及其现代启示 ——基于内向分权与外向分权的解析 岑树海 内容提要 分权是权力监督制约的必要手段,包含了内向分权与外向分权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施路 径。君主制三种监察机制朝议制度、谏诤制度和巡视制度,都是一种君权的个人授权或委托权方式,这是一 种功能分权而非结构分权,其内向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监察机构自主性较差,其监督制约最高权力即君权的 功效较弱。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证明: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要共生互补;权力监督的核心是监督领导 人或领导层权力,领导层权威要与制度或组织权威相协调。传统监督与现代监督在操作主体、目的、参与主 体以及法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现代监督是传统监督的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 君主政体 内向分权 外向分权 朝议制度 谏诤制度 巡视制度 岑树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200237 制约权力的关键是搞清楚监督谁、谁来监督、如何监督以及监督功效等问题,当下推进的国家监 察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这项改革有必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关于君主制下权 力监督制约问题的讨论虽然较为丰富,但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还未有学者从内向分权与外向 分权的视角论之,本文尝试弥补这一理论不足,集中探究君主制朝议制度、谏诤制度和巡视制度这三 种监察机制的分权理路、监督君权功效以及现代启示。 一、君主制的三种监察机制:朝议、谏诤和巡视 分权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是权力的分散化,即权力的分散、分离或分立,将权力一分为多,以适当 的方式分配于不同的主体承担,通过分散权力来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滥用,权力相互制约以保持平 衡;二是权力的分享化,通过权力的分享来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这意味着权力的共有、公有、共 享而非私有、独占或垄断。分权已经成为实现权力共享和权力监督制约的基本手段,作为一种权力配 置和运行机制,分权是一个常辨常新的主题,这不仅是一个管理上的技巧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党组织变革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Z030)阶段性成果。 江苏社会科学2018/1 · · 133 传统中国朝议、谏诤和巡视三种监察机制探究及其现代启示 问题。传统中国根本性的政治体制(即政体)是君主政体,其他所有制度都是为君主制度服务的。分 权是测量权力结构模式的基本变量,有必要据此厘清自秦迄清君主政体内权力监督机制的基本特 征。从朝议制度、谏诤制度和巡视制度的历史流变角度观察,可以较为鲜明地彰显出君主制内监察手 段、监察机制的分权理路和基本特征,以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 1.朝议制度——咨询权而非决策权的共享 以君主决策的补充形式朝议制度为例,可以证明皇帝、君主是古代最高的立法者、决策者。所谓 “朝议”就是朝堂议政,是君臣之间就国家大事进行商讨的制度。具体而言,“朝议”有“廷议”和“集议” 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决定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 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简单来看,朝 议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产生期、发展期和蜕变期。秦汉是产生确立时期,在重大问题上如“议帝 号”“议分封”等皇帝采取重大朝臣、高级官员廷臣会议讨论、议决方式。唐宋明时期廷议制度走向制 度化:设置明确的固定场所;参加程式固定化;议程程序固定化;并设有掌管廷议的行政长官即监议御 史,廷议制度在走向不断完善和制度化。不过在清朝雍正皇帝设置军机处后,清前期掌握较大权力的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明显被削弱,朝议制度逐渐走向衰亡。以唐代“封还词头”和封驳制度为例,可以 证明这种制度约束皇权效力程度的有限性。“封还词头”是指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可因诏 书内容有问题而驳回,而审查皇帝诏书的正式机构门下省若发现问题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