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运中心(客运站)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说明
某市人民政府对某客运站扩建工程项目明确提出了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建设国内一流客运站”的总体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一是要上升到城市名片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项目;二是要用先进的理念、超前的眼光来建设这个项目。
基于此,在编制过程中,重点要厘清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作为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体,本项目规划的可用土地资源为63934平方米,仅占国家一级客运站规划标准的61%。因此,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和地下资源是满足客运枢纽中心的必然选择。而枢纽的特点是规模大、功能复杂、人流量大。所以,其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是项目的关键所在。即如何使旅客方便快捷地到达、离开客运站,如何使各种交通工具流线顺畅且连接便利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由于长途客运站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客流量差别很大,高峰期客流量大约是平常的2倍左右,为了不至平时空间利用率不高、高峰期空间不够用的情况,避免资源闲置,所以要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和作用。故对项目的总体要求是:平面布局合理,功能流线清晰,形体简洁大方。
二、客流量决定站场规模。通常而言,作为客运枢纽中心的运量应满足年平均日发送旅客5万人次。本项目的客流量模型为十年后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达到3万人次。对本项目来说,影响客流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来自高铁城际铁路及社会车辆的剧增。其中,有资料表明,高铁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在500KM范围内,公路客运明显占优;1000KM范围内,公路客运与高铁平分秋色;1000KM以外,高铁绝对占优。城际铁路对公路客运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明显偏大。但由于公路客运灵活、便捷、安全、价廉等优势,特别是经过推行“零换乘”、“点对点”、“旅游联姻”等运输模式,在150—300KM范围内,公路客运仍占据强势,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尽可能预留一定规模的扩容性,使之能满足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建设规模决定投资规模。制定客运站投资管理办法,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明确改扩建项目的投资补贴范围、程序及额度,是完成本项目建设投资的前提条件。本项目的投资76%以上来源于新华路客运站搬迁腾退后的土地收益。采取的是自求平衡方式,不涉及其它融资方式。因此在编制过程中,立足于土地收益的7个多亿和由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资金平衡。
可见本项目的内在逻辑关系较为复杂。一是客流量决定建设规模;二是建设规模决定投资规模;三是新华路客运站土地腾退收益决定建设资金来源;四是商业开发收益决定建设资金的差额。四种因果关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一种前制条件的不成立,都将导致项目无法推进。
根据本项目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在编制过程中,未对物业开发部分作具体描述。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简要 1
1.2建设单位概况 1
1.3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3
1.4研究结论概要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4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 需求预测分析 18
3.1某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8
3.2客运量需求预测分析 18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33
4.1营运规模 33
4.2占地规模 36
4.3建筑设施规模 36
第五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50
5.1项目场址及用地概况 50
5.2建设条件 51
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方案与营运作业流程 54
6.1总平面布置方案 54
6.2营运作业流程 66
第七章 交通组织方案 70
7.1交通现状分析 70
7.2交通组织方案 74
7.3交通组织结论与建议 86
第八章 工程技术方案 88
8.1场地设施工程方案 88
8.2土建工程方案 90
8.3公用配套工程方案 95
8.4主要设备配置方案 109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111
9.1环境条件现状调查 111
9.2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 111
9.3主要环保目标 112
9.4环境影响分析 112
9.5环保措施 114
9.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5
第十章 节能方案 116
10.1节能设计规范标准 116
10.2节能措施 116
第十一章 消防与安全 120
11.1设计依据 120
11.2建筑物耐火等级 120
11.3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121
11.4停车场消防 123
11.5消防用水 124
11.6建筑灭火器配置 125
11.7安全措施 125
第十二章 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27
12.1组织机构设置 127
12.2人力资源配置 127
12.3员工培训计划 128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9
13.1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129
13.2工程施工阶段 12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任务3-3 定位传感器安装与调试.pptx VIP
- 2023年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3 这是我们的校园(课件).pptx VIP
- JTT1116-2017 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docx VIP
- 006.电焊(电弧气刨)岗位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欧洲规范-NF EN 934-2-中文.pdf VIP
- 云桌面系统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pdf VIP
-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测评英语试题(附答案解析) .pdf VIP
- 福克斯维修手册底盘02000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