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6单元).docVIP

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6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查范围:1-6单元,侧重第6单元)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tián) 阴翳(yì) 花卉 (huì) 揠苗助长(yǎn) B 睿智(ruì) 简陋(lù) 蔚然(weī) 觥筹交错(guāng) C 铿锵(kēng) 蕈(xùn)菌 社稷(jì) 伛偻提携(yǔ) D 镂空 (lòu) 忸怩(nǐu) 门槛(kǎn) 怡然自乐(y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1)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2)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1)聆听??(2)众口一词??(3)并驾齐驱 B.(1)谛听??(2)莫衷一是??(3)相提并论 C.(1)聆听??(2)莫衷一是??(3)并驾齐驱 D.(1)谛听??(2)众口一词??(3)相提并论 4、古诗文默写(6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 ,千树万树梨花开。 (4)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修改语段(4分) ①情感是主体的心理评价机制,它直接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的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持续、变化或终结。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趣味确实属于情感的范围。③梁启超所信仰的“趣味”,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兴趣与情绪,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高尚的人生理想。④这种“趣味”需要培养,需要教育,需要从低级趣味超越而来。⑤因此,梁启超积极地倡导“趣味教育”“情感教育”,也就是美育。 文中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① ② 6、名著阅读(4分)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写出有关时间和读书的名人名言各一句。(2分) 时间: 读书: (3)回忆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某一篇课文内容(最好是名家名篇),选择材料二划线句有关阅读妙处的一个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分) 三、阅读(46分)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做一哪嘴纲,读书更应这样。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