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学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种群:由一定时间:富营养化是湖泊分类和演化学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湖泊水中的N、 P 等植物营养物(如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尿素、磷酸盐)的浓度 超过一定数值时引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一种恶性循环。 1.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来实现。 2.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其次位放线菌和霉菌。 3.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嗜酸微生物, 嗜碱微生物和 其他嗜极微生物。 4.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几种类群:专性好氧菌,微好氧菌,兼性厌氧菌, 耐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5.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调节pH值的措施,过酸时:加入碱或适量氮源,提高通气量。过碱 时:加入酸或适量碳源,降低通气量。 6. DGGE/TGGE 技术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础上,加入了变性剂(尿素和甲酰胺) 梯度或是温度梯度,从而能够把同样长度但序列不同的DNA 片段区分开来。 7. 微生物不可培养的原因: 培养条件,营养限制,失去生态位。 8. 微生态制剂所含有效微生物种类多少的不同可划分为单一有效菌剂和多菌复合菌剂。 9. 一般认为,乳酸菌类在各种动物的各阶段添加均较好;芽孢菌类在生长期添加较好,在 幼龄期可以添加;曲霉菌类在幼龄期、水产动物全期不必添加;酵母菌类在生长期不必添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以改善水质为目的时,可将微生态制剂或光合细菌直接洒于水中。 10. 基本类型:Ι型(凸型存活曲线) 哺乳动物、人 、Π型(直线型存活曲线) 鸟类 、 Ⅲ型(凹型存活曲线) 低等动物 11. 群落的主要特征:种的多样性、垂直结构、优势种、群落生境 12. 种群的适应作用和自然选择:结构适应、生理适应、繁殖适应、传播适应、行为适应 13.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自发演替、异发演替、自养演替、异养演替 14.群落演替图: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15.生态金字塔类型 :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16.态系统物质循环类型: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17.碳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纤维素的分解、半纤素的分解、果胶物质的分解、木质素的分解、几丁质的分解 18.氮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 19.磷素循环主要包括无机磷的溶解、无机磷的同化、有机磷的矿化。 20.根际释放物质的类型:(1)渗出物(2)分泌物(3)植物黏液(4)粘质(5)溶胞产物 21.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病原真菌、病原病毒、病原细菌 22.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经典方法和技术、生理生化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3.经典方法和技术:采集,培养和分离显微计数法和荧光染色直接计数法、最大近似值法 、活菌计数法 24.生理生化方法Biolog 微平板法、PLFA 谱图分析 25土壤的污染源:工业污水 、农用化学制品、粪肥和垃圾 26.微生物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对农药和合成聚合物的降解、微生物对有毒元素的转化四、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对空气污染的指示作用、沼气发酵 27.学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类型:①光化学降解;②化学降解;③微生物降解 28.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厌氧消化法和土地处理法5大类型。 29.净化过程包括两种作用:生化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物理吸附、化学分解等作用; 30.按制品使用目的可分为饲料添加剂型和药用型 31.常用菌及其功能特点: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 1 研究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意义有哪些? (1)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 (2)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3)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2 微生物间及微生物与其它生物间的关系有哪几种? 1)互生:可分可合,合比分好;2)共生:难分难解,合二为一;3)寄生:以小吃大,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包括: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 2)破坏细胞膜功能;(如:多粘菌素可作用于膜磷脂使膜溶解)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4)干扰核酸代谢;(如:利福霉素、新生霉素、丝裂霉素、灰黄霉素) 5 简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简史。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培养分离方法,依靠形态学、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认识是不全面和有选择性的,方法的分辨水平低。 2) 在70和80年代:对微生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建立了一些微生物分类和定量的方法(生物标记物方法),对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认识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