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推荐
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施工承包合同书;
(2)《施工招标文件》;
(3)施工图设计(2009年11月11日);
(4)现行的国家、行业、及交通部有关公路施工、测试技术规范、规程等;
(5)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气象、水文、交通、通讯及资源情况;
(6)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
2 工程概况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是陕西省“2637”高速公路规划中7条东西横向线之一的延水关至吴起高速公路(延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是完善陕西高速公路网、优化延安市路网结构的共同需要;是发挥县域经济,促进区域扶贫开发的迫切要求;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区域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起点与建成通车的包茂高速衔接,终点位于吴起县走马台,路线全长110km。
该项目主线采用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地震烈度:VI级。
路基桥涵隧道工程第LJ-3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11+000~K19+200,全长约8.2公里。
本合同段工程规模主要有大桥4座,中桥5座,涵洞11道,通道8座。路基挖方为24.9万方,路基填方为81.4万方,石灰改良土15.7万方。合同总造价1.8亿,总工期16个月。
2.1.2 主要工程数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2-1):(列举,可根据工程实际增减内容)
工程
名称 路基处理
(KM2) 填 方(Km3) 挖方
(Km3) 桩基
(根) 墩台
(个) 大梁
(片) 涵洞
通道
(道) 圬工(Km3) 强
夯 冲
碾 灰
土 其
它 土
方 石
方 路基 116 104 157 657 164 85 桥梁 366 142 628 涵洞通道 19 防护排水 65
2.1.3 工期要求
本项目计划2009年11月开工,工期16个月。
2.1.4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地形类别:黄土高原。
设计行车速度: 80公里/小时。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桥、涵洞、通道: 1/100。
2.2 工程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
2.2.1 地形、地貌
本项目主要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以少石多土的黄土台塬、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地势海拔一般在800~1600之间,地貌类型主要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河谷阶地区
黄土梁峁沟壑地貌
可划分为黄土缓峁浅谷、缓峁深谷、缓梁深谷等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黄土梁峁浅谷主要分布于富县以北,洛河及Ⅱ、Ⅲ级支流水系两侧低山峁-沟壑区。梁峁圆缓、沟壑边坡相对较缓,多为U型宽谷。海拔850~1200米。
黄土梁峁沟谷主要分布于崂山以北,延河及Ⅱ、Ⅲ级支流水系两侧低山峁-沟壑区。梁峁低缓、沟壑边坡相对较陡,其中Ⅱ级水系以U型宽谷为主,Ⅲ级水系以Ⅴ型峡谷为主。海拔850~1300米。
黄土缓梁深谷主要分布于崂山山脊、分水岭及两侧,中低山梁峁-沟壑区。海拔较高1000~1500米。沟壑狭窄,以Ⅴ型峡谷为主。
河流阶地
研究区内次级水系上游多为Ⅴ型峡谷,沟壑狭窄,边坡较陡,无阶地分布;次级水系中下游多为U型河谷,边坡较陡,谷底平坦,宽50~200米,阶地趋于发育;洛河、延河及主要支流Ⅰ、Ⅱ级水系中下游多为U型宽谷区,河谷平坦,宽200~600米,河漫滩、阶地发育。
2.2.2 工程地质:
项目所在区位于属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伊陕斜坡带,构造稳定,地层平缓,自中生代以来,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地层。依次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以及广泛覆盖于其上的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其中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岩层多为砂岩、泥岩;第三系地层分布广泛,一般出露于第四系黄土层之下,层状基岩岩体之上,多见于深切河谷两侧,岩性主要为浅紫红色、棕红色粘土层。区内地表以第四系黄土堆积为主,各地层单位总体产状均较平缓,但各不整合接触界面起伏变化较大,一般呈现出与地形起伏正相关趋势。
项目所在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拱起地块区,为一长期稳定的地块。中生代以来,以大面积升降运动为主,并分别经受了不同方向的次级压应力的作用,形成了北东及南北方向的构造线及其相应的其他构造行迹,第三系以来,区内新构造运动受华北板块总体格局制约,以地块的震荡性不均匀升降为主导,区内地层平缓,地质构造简单,无大型剧烈的褶皱和断层,长期以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