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分享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复旦大学精神卫生学系 儿童与成人的区别 认知发育不成熟 情绪分化不良 对药物的认识不同 就诊途径和方式不同 受认知影响对治疗理解不同 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 口腔期(0-1岁):儿童性欲满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口腔,吮吸、吞咽和咬等动作是口腔性欲满足的主要方式。口腔欲的适度满足形成成年期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的人格特征。不足或过度出现吸烟、零食、爱挖苦等。 肛欲期(1-3岁):集中在肛门。学习控制大小便的排泄。与父母的训练产生冲突和抵抗。若占据上风,成年出现肮脏、浪费、放肆。反之出现过分干净、吝啬、强迫。 生殖器期(3-6岁):集中在生殖器。又称恋母期。不顺利将影响成年与异性相处。顺利将向同性父母认同。 潜伏期(6-11岁):此时性欲发展处于休眠期。逐步转向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如学习、体育、艺术。 青春期(12-20岁):女孩从11岁,男孩从13岁开始,性的能量涌现,主要指向同龄异性。在此期间,他们开始摆脱父母控制,建立自己的生活,但很困难。发展顺利将成为一个具有选择异性对象和社会化的成人,达到人格发展的理想水平,否则将退到前面的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阶段1 信任对怀疑(0-1岁):发展顺利,对母亲脱离视线而不过分焦虑和气愤。 阶段2 自主对羞怯(1-3岁):过度的限制和惩罚导致对任务 的消极解决,形成儿童的羞怯与疑虑, 阶段3 主动对内疚(3-6岁):过度约束会损伤儿童的主动性,过高希望将使儿童感到失败和自卑。 阶段4 勤奋对自卑(6-12岁):没有做好准备将使儿童缺乏信心,产生自卑,而老师与同伴的认可,学业成功使之发展勤奋感。 阶段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建立一种自己是谁,所处位置的同一性。必须努力整合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人格发展的特殊问题 焦虑:儿童的焦虑最初源于新生儿时对内外刺激的无能对付感;与母亲分离带来的焦虑;排便训练阶段担心受惩罚而失去父母之爱的焦虑;恋母期担心受阉割的焦虑;超我的禁忌及自我惩罚感的焦虑。 防御机制: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一种功能,以一定方式调节冲突双方的关系,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它是用来抵抗焦虑、保护自我的方法。如认同、压抑、升华、投射、反向形成、固着、倒退。 依恋理论1(J.Bowlby) 定义:一种依恋关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形成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使他们在时空上联结在一起,我们通常把依恋视为提供爱或感情。 发展阶段:1依恋的无分化反应阶段(0-3个月) 2依恋的低分化反应阶段(3-6个月) 3依恋形成阶段(6-30个月) 4同伴性依恋关系阶段(约30个月) 依恋与分离:回避型(无实质性的依恋) 安全型(有适度的分离焦虑) 对抗型(分离焦虑过度) 儿童的分离焦虑经历:反抗、失望、超脱 依恋理论2(J.Bowlby) 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 (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儿童依恋模式的类别反应了儿童应对压力的敏感性。智力缺陷儿童对母亲发展依恋比较缓慢。 (2)母亲的照看方式:安全型的母亲是敏感的、合作的、接受的和易接近的;回避型的母亲是不敏感的、拒绝的;对抗型的母亲是冷漠的、抗拒的、横加干涉的。 (3)照看环境:绝对的亲子分离具有破坏性的后果,会损害良好依恋的形成。尤其3年以上的剥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情绪和智力问题。 儿童精神障碍 儿童行为障碍:多动症、品行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离别焦虑症、 学校恐怖郑、 抑郁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 抽动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一、儿童行为障碍 儿童期行为障碍是较常见的一类心理卫生问题,也是儿童期的特殊问题,受到儿童家长、老师、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儿童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影响儿童的学习;受环境影响大;危害较大。 多动障碍(概述和病因) 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主要表现 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等,学龄前发 病,预后较好,男多于女。 病因 遗传因素 社会因素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多动障碍(临床表现) 多动障碍的临床特征 1.注意缺陷: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的水平; 2.活动过多: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明显增多。 3.冲动性: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引发的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反应。 4.学习困难:多动障碍学习困难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 5.神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