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2-冯如:中国航空第一人.pptx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冯如:中国航空第一人.pptx

第二章 中国近代航天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冯如: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原名冯九如。1884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辍学牧牛了。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年仅12岁的冯如,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渡重洋,去美国三藩市谋生。到三藩市后,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认识到: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 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冯如在纽约学习期间,出现了两件轰动世界也震动冯如的大事。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在我国东三省厮杀,我同胞惨遭蹂躏。这两件事,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冯如的爱国热忱,而且也使他更加明确奋斗方向。1906年,冯如发誓说:“是(指制造机器)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他又说:“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冯如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而且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三藩市,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  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终于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三藩市呼声报》称他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三藩市考察者报》更赞誉冯如为“奥克兰市天才的发明家”。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他婉言谢绝邀请,并于1908年5月集资在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当时仅有黄杞、张南和谭耀能3人参股,他们尽倾所有,连工具、材料折款在内也不过1000余元。尽管人少力薄,但他们却在近7.5平方米的厂房里研制飞机,??正体现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发展航空事业的精神。;  经过多年努力,冯如终于在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冯如这架飞机称为“冯如1号”,与莱特型飞机相似,也是双翼、构架式机身,发动机安装在下翼中央的推进式、鸭式操纵面布局的飞机。其方向舵也像莱特型飞机,但改进了着陆装置,起落架末端安装着4个轮子。;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机迎着强风起飞,升至4.5米高,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飞行了约800米,显示了他的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当时中西报刊竞相报道。美国《三藩市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1909年10月28日,冯如联合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等人,把广东制造机器厂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并公开招募优先股东和股金。从1909年11月3日至1910年2月19日,仅3个月时间,就招得优先股东67人,股金5875元。   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在三藩市成立后,冯如任总机器师,随即购置制造飞机的成套设备,并重新研制大功率的飞机。不久,新飞机制成,并经过4次改进,但在试飞中仍一再失败。冯如并不气馁。当时他父母多次来信催他回国与家人团聚,他周围亲友也劝他回来。冯如婉谢了亲友,并发誓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  冯如继续研制飞机,但又两试两败。先后6次受挫,而冯如始终奋斗不止。1910年5月,奥克兰东九街359号的厂房突然失火焚毁。经过连续6次失败和厂房失火,公司已耗去资金过公司资本的90%,冯如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他在认真总结历次失败教训,并吸收当时先进经验后,终于在1911年1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称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  1911年1月18日早上,冯如驾驶着“冯如2号”飞机,在奥克兰琼斯街终端,靠三藩市海湾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高,环绕广场飞行了约1600米后,向三藩市海湾飞去,然后返回,飞越奥克兰郊区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飞的广场上。飞行历时4分钟。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冯如的助手们一齐拥上去向他祝贺。中西报纸再一次争先恐后地报道。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竟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  1911年1~2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飞行高度达200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