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新陈代谢催化剂——酶化学
环境生物化学 主讲教师:崔明超 电话办公地点:工程南楼403 Email:cuimingchao@ 第三章 新陈代谢催化剂 ——酶化学 ——3.1 酶的概述 1857年,巴斯德等提出酒精发酵是细胞活动的结果。 1877年,Kuhne首次提出Enzyme一词 Liebig等提出发酵现象是由于溶解于细胞液中的酶引起的 1897年,Bü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汁实现了发酵,证明了发酵与细胞无关 1913年,Michaelis等提出了酶促动力学原理 1926年,Sumner第一次从刀豆中提出了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具有蛋白质性质 20世纪30年代,Northrop又分离出结晶的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确立了酶的蛋白质本质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ribozyme)的概念。 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 。。。。。。 3.1.1 酶的概念 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又称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 是维持生命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 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和组织中,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在酶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 酶的聚集方式 松散排列 酶在细胞中各自以可溶的单体形式存在,彼此没有结构上的联系。 反应时酶是随机扩散,催化效率不高。(如糖酵解历程) 酶的聚集方式 2.簇式排列 几种酶有机地聚集在一起,精巧的镶嵌成一定的结构,定向转移,形成多酶复合体。催化效率高。 (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 酶的聚集方式 3.与生物膜结合 一种结构更高的多酶复合体,酶整齐的排列在生物膜上。催化效率最高。(如呼吸链) 3.1.2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可加快反应速度,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结构和性质上的改变 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本质是蛋白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环境条件下都能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作用条件温和 催化效率高,如H2O2分解反应,是铁离子的1010倍;降低反应物所需活化能 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催化作用具有可逆性;但受许多具体条件的限制(受调控) 3.1.3 酶的组成 按成分分类:单纯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 根据蛋白分子的特点合大小分类: 单体酶:只有一条肽链的酶,为数不多,全部为水解酶 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已知的寡聚酶大多为糖代谢酶 多酶复合物:几个酶嵌合而成的复合物,一般由2~6个功能相关的酶组成,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 酶的非蛋白组分—辅酶和金属离子 辅酶(辅基) 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金属在酶分子中或作为酶活性部位的组成成分,或帮助形成酶活性所必需的构象 通常一种酶蛋白必须与某一特定的辅酶结合,而一种辅酶常可与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组成具有不同专一性的全酶 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 根据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程度,可分为两类:金属酶和金属激活酶。 金属酶(metalloenzyme):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如 Fe2+/ Fe3+ 、Cu+/Cu3?、Zn2+ 、Mn2+、Co2? 等。 金属激活酶(metal-activated enzyme) :金属离子为酶的活性所必需,但与酶的结合不紧密。 金属离子催化作用 金属离子可以和水分子的OH-结合,使水显示出更大的亲核催化性能。 ? 电子传递中间体 许多氧化-还原酶中都含有铜或铁离子,它们作为酶的辅助因子起着传递电子的功能。 NAD+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前体是烟酰胺(B5),功能部分是烟酰胺环,可传递电子和质子,反应具有手性选择性 FAD和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黄素单核苷酸)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前体是核黄素(B2),功能部分是异吡咯嗪环,可传递电子和质子,与酶分子以共价键连接 CoA:是乙酰化酶的辅酶,前体是泛酸(B3),可传递酰基,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 FH4:是合成酶的辅酶,前体是叶酸(B11),可作为一碳基团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 TPP:(焦磷酸硫胺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T258-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电缆管施工方案.docx
- 凿岩台车、潜孔钻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doc VIP
- 地理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VIP
- JMP入门与提高学习资料.pptx VIP
- CJJT257-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基础信息数据标准.doc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华东师范大学).docx VIP
- 分离工程绪论培训课件.ppt VIP
- 阅读理解之七选五五种考法(讲案)解析版-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pdf VIP
- 大厦写字楼招商部流程管理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