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

教育论文—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论文—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PAGE PAGE 1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温州市瓯海区景山中学 陈春艳 内容摘要:在浙江、温州这样“全民皆商”、市场经济发达的环境里,家长外出经商办厂或因企业管理繁忙而将子女寄宿在学校的情况渐趋普遍。寄宿制学校、寄宿式班级越来越多,寄宿生队伍日益庞大,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初中寄宿生在精神上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孤独与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出现了自我封闭型、心胸狭窄型、挥霍贪吃型、懒惰懈怠型、逞强好斗型、贪图玩乐型、炫耀摆阔型、早熟“早恋”型等典型的心理障碍特征。初中寄宿生大多数时间寄宿在学校里,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定性和教育环境的固定性,要求学校在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并更有作为,因此须从加强学校对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进行破题。一要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预防心理障碍的“免疫针”;二要加强初中寄宿生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对症下药煨好消除心理障碍的“排毒汤”;三要提高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打造切除心理障碍病灶的“手术刀”;四要提高初中寄宿生的家庭教育水平,熬好根治心理障碍的“中药剂”。 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尤其是在浙江、温州这样“全民皆商”、市场经济发达的环境里,家长外出经商办厂或因企业管理繁忙而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情形十分普遍。这些家庭家境较为宽裕,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很高,许多家长都选择将子女寄宿在学校。在温州,近年来从高中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出现了一股势头不小的“寄宿热”,寄宿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我们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了初中寄宿班。2001年下半年至今,我校共招收寄宿生28个班级,且每年要求寄宿的学生都大大超过学校招生能力,如今年报名的学生高达600多名,但因条件限制只招收了300名寄宿生,“寄宿热”由此可见一斑。这两年我因工作需要任教寄宿班,与这些“少小离家”、每周至少有五天时间脱离父母怀抱、家庭爱巢的寄宿生们开始了“亲密接触”,并对他们独特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两年来,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不时地牵动着、揪扯着我的心灵,触发我对这方面工作的自觉思考。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早已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老话题。然而近年来寄宿生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却因其对象的特定性,使得其与一般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些微的差别;由于寄宿生大多数时间寄宿在学校里,因此学校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由于教育环境的固定性,也使学校在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更有作为。本文试以初中寄宿生为特定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并就学校如何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个人的浅见。 一、聚焦: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成为新鲜的“老话题” 初中寄宿生刚刚迈进中学大门,便离开了父母亲情的呵护,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在精神上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孤独与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与我历届任教的走读生相比,寄宿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我封闭型 叶某,女,14岁,家中姐弟二人,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一般。父亲是一家不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董事长,在企业和家庭中都是说一不二的“老板”。该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上课很老实,但极少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课间很少到室外玩耍,有时在座位上、寝室里一坐就是半天,从不主动与他人接触;对班组集体的事从不关心,绝不积极主动去参与,显得很不合群;她胆小、怕事,虽然“家财万贯”,但自卑心理很强。 (二)心胸狭窄型 谢某,14岁,独生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一般。上课想讲话就讲话,不怎么理会老师;有时候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属于软硬不吃的那种学生。家中“三代单传”,奶奶极为宠爱这个“小孙子”。该生性格多疑,自尊心特强,报复的心理很强,做事常常过激。一次,同寝室的男生因一句话得罪了谢某,当天晚上该生竟趁同学不备,将一泡小便撒在同学的皮箱里,家长知道了,也不怎么批评自己的孩子,还说自己过来清洗皮箱。 (三)挥霍贪吃型 张某,男,15岁,独生子,有体育特长。同学关系挺融洽,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走神,经常不知道老师讲课讲到哪里,期末考试各科平均成绩仅30.5分。下午体育训练一结束,经常从小卖部拎来一大袋的火腿肠、花生、面包、果汁,在操场上与一群同学饕餮一番。身高165的他,体重高达162斤,是个有名的“胖娃娃”。据说每月零花钱500元左右。 (四)懒惰懈怠型 潘某,男,14岁,独生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中上。父母亲一门心思扑在企业里,半夜也没有回家,虽然“望子成龙”之心有余,但给予孩子的关爱实在很少。生活指导老师反映,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