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熱的傳播DOC(425 KB )
單元陸:熱的傳播
一、 熱的傳播方式 :
(一)、 熱的傳播方式:
1. 熱量的傳播原理是由高溫傳向低溫處。
2. 熱的傳播方式有三種:傳導、對流、輻射。
(1). 【傳導】是固體物質主要的傳熱方式。
(2). 【對流】是流體(液體、氣體)的傳熱方式。
(3). 【輻射】不需任何介質即可傳播,在真空中亦然。
3. 熱是能的一種形式,可藉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向四週環境溫度
較低的地方傳播。
4. 太陽的熱能會傳到地球,是藉由熱輻射的方式傳播,因為太陽與地球 之間隔著遙遠的太空,無任何物質可藉以傳導或對流,故只能依靠熱
輻射的方式將熱量傳向地球。
(二)、 熱的傳導:
1. 一般而言,金屬的熱傳導速率大於非金屬,而金屬之中又以銀的熱傳導最佳,其次為銅,不同物質的熱傳導速率並不相同。
2. 熱傳導的原理是物質中的粒子以碰撞的方式將熱由高溫處傳向低溫, 導電性佳的金屬其導熱性亦佳,唯石墨此種非金屬例外,石墨可以導 電,但熱傳導很差。
3. 以同一種金屬而言,截面積愈大的金屬其熱傳導速率愈大,且金屬兩端的高低溫差愈大者,熱傳導速率愈大。
4. 熱傳導的觀察:
(1). 目的:比較不同的金屬、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熱傳導速率。
(2). 取截面積及長度相同的銅棒、鐵棒和玻璃棒,觀察比較三者熱傳導速率的快慢。
(3). 將銅棒、鐵棒和玻璃棒三者的一端纏繞在一起,並在另一端等距離處以石蠟分別固定一根質量相同的火柴棒,再以酒精燈於纏繞 端加熱。(裝置如圖一所示):
(4). 圖一中的三根火柴棒與火焰的距離皆相等,當熱傳至火柴棒底部
的石蠟達熔點時,火柴棒會因為石蠟熔化而掉落。
(5). 依據火柴棒掉落的先後順序,觀察銅棒、鐵棒和玻璃棒三者的熱 傳導速率。
(6). 觀察結果:固定在銅棒上的火柴棒最先掉落,其次的是順序是: 鐵棒及玻璃棒。
(7). 依本實驗之觀察結果,三者熱傳導的速率依序為: 銅棒>鐵棒>玻璃棒。
5. 不同物質的熱傳導速率比較:
金 屬 > 非金 屬
固 體 > 液 體 > 氣 體
(三)、 熱的對流:
1. 熱對流與物質的密度大小有關,相關說明如下:
(1). 原理:空氣和水(合稱:流體)受熱會因體積膨脹而使密度變小, 因高溫的流體密度較小,會向上飄浮,而低溫的流體密度較大, 會向下沈降,如此便形成對流現象。
(2). 取一燒杯盛水,在水中加入木屑或甘蔗渣碎屑,以方便觀察對流
的方向,以酒精燈在燒杯底部加熱(如圖二所示):
對流方向
圖二:水的熱對流現象
(3). 觀察結果:燒杯底部因火焰直接加熱使溫度上升,使水的體積膨脹而密度變小,見水中碎屑受水的流動而向上流動至水面,又因 水溫下降而使水的密度增大,再向兩側下降形成循環。
(4). 當水溫到達沸點時,對流現象愈加明顯,足見水的熱傳播主要是 以對流方式將熱量由燒杯底部傳向其他水溫較低的部份。
(5). 氣體的對流方式與水相類似,煙囪即為利用氣體對流的裝置。
6. 水的熱傳導極差,此點可藉由以下裝置做觀察(如圖三):
7. 圖三觀察結果:
(1). 圖三-甲裝置,火焰在大型試管上端加熱,直到試上端出現沸騰現 象時,以手握住試底部時,只感覺稍微溫熱,且許久不見底部的水 沸騰。
(2). 圖三-乙裝置,火焰在大型試管底部加熱,必須以試管夾握住試管
,欲以手握住試管上端則會感覺到高溫。
(3). 甲、乙相較,甲的上端較先出現沸騰的現象,但只有試管上端的水有沸騰
現象,下層的水則不易沸騰。足見水的對流只在火焰加熱點 以上的部位發生,以下的部位則需藉熱傳導及熱輻射傳播熱量,但 速率皆不及熱對流快速。
(4). 乙裝置在水的底部加熱,沸騰現象較甲為晚發生,一旦出現象沸騰 現象,會很快傳至試管其他部份,使整根試管內的水皆出現沸騰的 現象。
(5). 由此觀察可以證明,水的熱傳導速率很慢,而水的主要傳熱方式為熱對流。
(四)、 熱的輻射:
1. 熱輻射是一種電磁波的型式,不需任何介質即可傳遞,真空中亦然。 且傳播速率等於光速,是三種傳熱方式中速率最快的。
2. 物質的表面性質:如光滑程度、顏色等,對熱輻射有直接的影響。
3. 表面粗糙的物質較光滑的表面更容易吸收且容易散發熱輻射。例如: 大小相同的毛玻璃和光滑的平玻璃同時置於太陽下曝曬,則毛玻璃的 溫度上升較光滑的平玻璃為快。
4. 物體表面顏色為黑色(或深色)時,吸收熱輻射或散發熱輻射的速率皆較表面為白色的物體為快。
5. 顏色與輻射的觀察:
(1). 取完全相同的兩個燒杯,其中一個燒杯以顏料塗成白色;為甲燒杯,另一個燒杯則以顏料塗成黑色;為乙燒杯。
(2). 同時在甲、乙兩燒杯盛入質量、溫度皆相同的熱水(初溫 80℃), 每隔 20 分鐘紀錄一次燒杯內的水溫,觀察兩燒杯的水溫隨時間的變化,並分析燒杯顏色與熱量流失的關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