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器皿的包扎2PPT
注意: 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用 2 %煤酚皂溶液或 0.25 %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液内浸泡 24 h或煮沸 30 min,再洗涤; 带病原菌的培养物先进行高压蒸灭菌,然后倒去培养物,再洗涤。 四、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基本原理: 平板培养基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 28~37 ℃ 温度下培养,1~3 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每一种微生物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基来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1、培养皿做记号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在皿底上。用记号笔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本次实验还要写上样品来源,字尽量小些,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 2、接种 (每人接种2只平皿) 用棉签接种实验室空气、台面及手指(洗手前和洗手后)、头发、咳嗽、鼻腔等。 五、实验任务 每人: 包扎4个平皿、1只吸管; 做2个试管塞、做1个三角瓶塞子并包扎好; 接种2只平皿。 六、思考题 1、记录实验结果,描写观察到的菌落形态。 2、比较各种不同来源的样品,哪一种样品的平板菌落数与菌落类型最多? 3、通过本次实验,在你防止培养物的污染与防止微生物的扩散方面,你学到些什么?有什么体会? 结 束 请注意实验台面清洁! 请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 2、吸管的包装 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 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或一起装入专用吸管筒进行灭菌。 如果一次可以用完,也可以将吸管直接装入筒内。尖端向内,使用时将筒平放在桌面上,手持粗端抽出。 3、试管和三角瓶的包装 试管管口和三角瓶瓶口塞以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然后在外面用两层报纸包好,并用细线扎紧。若用铝箔更好,可以不用线扎。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 4、棉塞的制作: 棉塞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杂菌污染和保证通气良好,所以好的棉塞应该形状、大小和松紧与试管口或三角瓶口完全适合。 加塞时,棉塞长度的1/3在管口(瓶口)外,2/3在内。 一般用纤维长的棉花做塞子,不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易吸水变湿,造成污染。 此外,液体培养中还经常用到通气塞,即8层纱布重叠而成,或在两层纱布间均匀铺一层棉花作成。 制做棉塞 三、玻璃器皿的清洗 新玻璃器皿:用 2 %盐酸浸泡数小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试管、培养皿、三角瓶等:用瓶刷沾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刮去,然后洗涤; 玻璃吸管:使用后投入有自来水的大量筒或标本缸内,以免干燥后不易清洗,再集中用自来水冲洗。 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加过香柏油的玻片要先用软纸沾二甲苯擦去油,在肥皂水中煮沸5-10 min,用软布或脱脂棉擦拭后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在稀洗液中浸泡2 h,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晾干后浸于95 %乙醇中备用。 * * 微生物学实验 Lab work on Microbiology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实验指导老师:涂璇 实验室环境、人体表面微生物检查和常用器皿的包扎 一、常用器具和仪器 二、空玻璃器皿的包装 三、玻璃器皿的清洗 四、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五、实验任务 六、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一—— 试管(test tube) 一、常用器具和仪器 1. Control : Negative 2. S. aureus : Acid 3. P. vulgaris : Acid, Gas 4. P. aeruginosa :Negative 5. E. coli : Acid, Gas Control Acid + + + + Gas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