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室内检验员.ppt

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室内检验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室内检验员

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原料 肉是指屠宰后的畜、禽去毛、皮、头、蹄、内脏(猪保留板油和肾脏,牛、羊等毛皮动物还要除去皮)后的那部分胴体。 从狭意上讲,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 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 肌肉的辅助器官 筋膜: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能连接肌肉、器官,起到保护组织、防止脂肪沉积等功能。 腱鞘:存在于前后肢,起保护作用,减少摩擦。 滑车:在膝关节处,能减少摩擦。 子骨:处在关节部位,通过运动,调节方向,改变肌肉作用力。 2.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 由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所构成。 影响肌肉颜色变化的因素 (1)环境中氧含量 (2)湿度:环境湿度大,则氧化得慢。 (3)温度:环境温度高促进氧化。 (4)pH值 (5)微生物 (6)其他:冻结、光照等 肉香味化合物产生的主要途径 a.氨基酸与还原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 b.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糖类、核苷酸等生物物质热降解 c.脂肪氧化作用 肉的鲜味成分,来源于核苷酸、氨基酸、酰 胺、肽、有机酸等前体物质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浸出物 矿物质和维生素 4.色素 4.乳中的酶类 (1)原生酶 (2)微生物代谢产物 e.g:还原酶 5.维生素 6.盐类 7.有机酸: 柠檬酸、乳酸、丙酮酸及马尿酸等 8.细胞成分 第三章 食品加工用的其他材料 油脂 蛋及蛋制品 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 三、调味料 酱油 食醋 味精 食盐 香辛料 2.保鲜方法 (1)冰冷却法(0~3℃,7~12d) 又称冰鲜、冰藏,是鱼类保鲜最普遍的方法。 (2)冷却海水冷却法 (0~1℃) (3)微冻保鲜法(-3℃,20~30d) 第三节 乳类原料 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 乳营养丰富,是易于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乳制品加工主要用乳是牛乳,其次是山羊乳。 酪蛋白 乳清蛋白 脂肪球膜蛋白 一、乳的化学组成 1. 乳蛋白质 2. 乳脂质:脂肪、磷脂、甾醇、游离脂肪酸 α-乳糖 β-乳糖 3.乳糖 乳糖(Lactose)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是唯一没有在植物中发现的糖类。 乳糖是双糖,因其分子中有醛基,属还原糖。 乳糖对于初生婴儿是很适宜的糖类,有利于婴儿的脑及神经组织发育。但一部分人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和吸收乳糖,饮用牛乳后会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应症,称其为“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在乳品加工中利用乳糖酶,将乳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或利用乳酸菌将乳糖转化成乳酸,不仅可预防“乳糖不适应症”,而且可提高乳糖的消化吸收率,改善制品口味。 脂酶、过氧化氢酶、 磷酸酶、过氧化物酶 牛乳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 0.6-0.9 0.8 3.6-5.5 4.8 2.9-5.0 3.4 2.5-6.0 4.0 10.5-14.5 13.0 85.5-89.5 87.5 变化范围(%) 平均值(%) 无机盐 乳糖 蛋白质 脂肪 总乳固体 水分 成分 1. 蛋白质 人乳和牛乳中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的比率不同。人乳中乳白蛋白占总蛋白的70%以上,与酪蛋白的比例为2:1。牛乳的比例为1:4.5。 乳白蛋白可促进糖的合成,在胃中遇酸后形成的凝块小,利于消化。而牛奶中大部分是酪蛋白,在婴儿胃中容易结成硬块,不易消化,且可使大便干燥。 牛乳与母乳 2. 氨基酸 人乳中含牛磺酸较牛乳为多。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在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维持细胞的稳定性。 3. 乳糖 母乳中所含乳糖比牛羊奶含量高,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 母乳中所含的α-乳糖有间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而牛乳中是β-乳糖,能间接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另外,乙型乳糖还有助于钙的吸收。 4. 脂肪 母乳中脂肪球少,且含多种消化酶,加上小儿吸吮乳汁时舌咽分泌的舌脂酶,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故对缺乏胰脂酶的新生儿和早产儿更为有利。 此外,母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脑和神经的发育有益。 5.无机盐 母乳中钙磷的比例为2:1,易于吸收。对防治佝偻病有一定作用。而牛奶为1:2,不易吸收。 6、微量元素 母乳中锌的吸收率可达59.2%,而牛乳仅为42%。 母乳中铁的吸收率为45%-75%,而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为13%。 此外,母乳中还有丰富的铜,对保护婴儿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