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反应工程 第5章
第5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Solid catalyzed reactions Kinetics ,rate equation 催化剂 催化剂的物理特性 催化反应动力学 非催化气-固相相反应动力学 固体催化剂 固 体 催 化 剂: 催化剂是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能复原的物质。 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同时加速正、逆反应 具有选择性。 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 活性位(active site)理论: 活性位理论 (1)反应物被分布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吸附位,并成为活性吸附态。 (2)活性吸附态在催化剂的活性位(活性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 (3)吸附态产物从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脱附。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步骤 一、 固体催化剂的主要组成及基本制备方法 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 负载催化剂依负载的催化剂前体化学成分而言可分为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是指被负载的催化剂前体是金属,如Pt/Al2O3, Pd/C。 氧化物催化剂,如Fe2O3/Al2O3, NiO/Al2O3; 固体酸催化剂,例如SO42-/ZrO2, 常用载体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碳化硅、活性炭、硅胶、硅藻土、沸石分子筛等。 常用制备方法:浸渍法,沉淀法,共混合法,熔融法。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1)混合法 即将催化剂的各个组份作成浆状,经过充分的混合(如在混炼机中)后成型干燥而得(乙苯脱氢)。 (2) 浸渍法 即将高比表面的载体在催化剂的水溶液中浸渍,使有效组成吸附在载体上。如一次浸渍达不到规定的吸附量,可在干燥后再浸。此外,要将几种组份按一定比例浸渍到载体上去也常采用多次浸渍的办法(活性炭浸渍氯化汞)。 (3) 沉淀法或共沉淀法 即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催化剂的盐类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有时还加入载体),即生成催化剂的沉淀。再经过滤及水洗除去有害离子,然后煅烧成所需的催化剂组成。 (4)溶蚀法 如骨架镍即是先将Ni与A1按比例混合熔炼,制成合金,粉碎以后再用苛性钠溶液溶去合金中的Al而形成骨架镍的。 (5)热熔融法. 即将主催化剂及助催化超组份放在电炉内熔融后,再把它冷却和粉碎到 需要的尺寸,如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就是—例。 固体催化剂solid catalyst 二、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1)内表面积Sg 内表面积越大,活性位越多,反应面越大。 常用测定方法有: 气体吸附法 和 BET法。 (2)孔容Vg 和孔隙率θ 氦-汞置换法 真密度,假密度,堆密度(床层密度),空隙率 二、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公式: 过程为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示意 图示:表面反应过程阻滞很大。四个吸附-脱附过程都已达到平衡。显然有: 过程为单组分反应物的化学吸附控制的示意 图示:A的吸附过程阻滞很大。可以近似认为:三个吸附-脱附和一个表面反应过程都已达到平衡。显然有: 过程为单组分产物的脱附控制的示意 图示:产物L的脱附过程阻滞很大。三个吸附-脱附和一个表面反应过程都已达到平衡显然有: 例1: 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反应的到丁二烯的总反应为 C4H8(A)== C4H6(B)+ H2(C) 假设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σ Aσ Aσ Bσ+C Bσ B+σ 假定符合均匀吸附模型,试分别推导动力学方程: A吸附控制; B脱附控制; 表面反应控制。 例2: 在气固相催化剂表面进行下列气相可逆反应: A+B==R 其反应机理为: A+σ1=Aσ1 B+σ2=Bσ2 Aσ1+ Bσ2→Rσ1+σ2 (速率控制步骤) Rσ1=R+σ1 试用Langmuir均匀吸附模型导出该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 2-4 催化剂中气体扩散的形式 构型扩散 表面扩散 Knudsen扩散系数 2-5 气体中的分子扩散 对于双组分气体,相对于体质mol中心的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物质量)其规律可以用Fick’s law来表达:(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有效扩散系数 分子扩散系数 η的数值大小代表什么? η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特殊情况下会大于1(类如负级数反应)。 η的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颗粒内部反应物浓度越接近外表面浓度,内扩散影响因素越小。这时,颗粒实际反应速率与“虚拟反应速率”越接近,这时,催化剂颗粒越有“效率”。 η的数值越接近0,则正相反。 宏观动力学方程(关联总体速率与“总体”变量) 活性组分不均匀分布催化剂 及异形催化剂 由各种因素对颗粒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的讨论可知,催化剂的本征活性越大,反应温度越高,颗粒越大,内扩散有效因子越低,即催化剂的有效活性层愈薄,催化剂中的死区越大,大部分催化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