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七章 沉积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 湖相盐类矿床 地球上的干旱和沙漠地区是形成内陆闭流盆地和各种盐湖、盐滩的最有利环境。对于这部分成盐环境,1871年瓦尔特提出了盐类矿床形成的“沙漠说”,认为分布于沙漠地区的闭流盆地接受了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入的各种盐类物质,湖中的含盐量随着蒸发作用的进行而不断增高,原先的淡水湖逐渐发展成为咸水湖。湖水因干旱而继续浓缩,至盐类矿物沉淀,就进入了所谓自析盐湖阶段;最后盐类矿物填满盐湖,就成为干盐湖。现代地球表面干旱和沙漠地区约占1/5,在各地质历史时期中同样存在着大面积的干旱和沙漠区,因此内陆湖泊成盐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特别是第四纪的成盐作用正在各洲大陆内部盆地及其边缘进行。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柴达木察尔汗盐湖 该盐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盐湖钾矿床。有用元素以钾为主,镁、硼和锂等都有工业价值,除固体钾盐外,还有大量卤水,其南部的达布逊湖现在还在沉积光卤石。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东部,面积5856km2,除边部还残存湖水(达布逊湖就是其中之一)外,基本上已成干湖,湖面被黄沙和石盐胶结层覆盖,盖层下30-50m处,即为晶间卤水盐层,平均厚30m,最大厚度可达70m。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B.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1.概念:所谓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是指难溶成矿物质铁、锰、铝等主要呈胶体状态被流水搬运到湖、海盆地中,然后发生胶体聚沉作用所形成的一类沉积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1)成矿物质来源: 尽管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陆源的成矿物质。——大陆长期而稳定的风化剥蚀,温热而潮湿的气候,准平原化的地貌等是提供大量这类成矿物质的必要条件。 胶体物质的搬运介质是地表径流。众所周知,河流搬运成矿物质的能力是巨大的。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每升河水中约含0.003g的铁,若据此计算,仅仅在17.6万年内便可形成20亿吨的铁矿床。实际上还有许多河流的搬运能力,远比亚马逊河强大得多。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地貌条件: 大多数胶体物质的沉积环境是海盆地,对于那些构造较稳定、海岸线较为曲折的海湾浅海区尤为有利。 内陆湖泊或富含有机质的沼泽盆地 亦是成矿物质聚集的有利场所。 由于湖沼中往往含有过多的腐殖酸和细菌,可形成内陆湖泊沼泽相胶体沉积矿床。但此类矿床工业意义较小。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3)物理化学条件: 根据98个港湾海水样和357个港湾泥样(海湾沉积物)、波罗的海微咸水和其沉积物、加利福尼亚海湾外的潮坪、碱水沼泽和深水斜坡沉积物,以及黑海静水盆地中水样的Eh值和pH值的实测结果报道: 海水和沉积物孔隙水的pH值为7-8± Eh值在循环水中常保持较高的正值(最高达0.5V);而盆地底部停滞水中均为负值,下限为-0.172V,在沉积物孔隙水中既可正值,亦可为负值,它取决于沉积物的性质、有机质的多少以及细菌的作用(最低达-0.5V)。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3)物理化学条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细菌的繁殖情况均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图9-9),这种规律性变化对于成矿物质的聚沉,对不同矿物相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3.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 最重要的有铁、锰、铝矿床。 (1)沉积铁矿床 铁的克拉克值为4.2%,在氧、硅、铝之后居第四位。一般认为,沉积铁矿床的物质来源有三: ①陆地的风化壳; ②海底火山作用; ③海底含铁物质的分解。 您现在的位置:第七章 沉积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铁质的搬运方式至今认识尚不一致。 多数人认为,铁是呈F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