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市场调研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碳酸酯市场调研报告 聚碳酸酯(PC)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 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 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 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 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一、全球聚碳酸酯行业生产现状 1、全球聚碳酸酯的产能分布情况 全世界现有的主要聚碳酸酯装置约30 套,为满足全球聚碳酸酯市场的需求,每年都有 一套以上的世界规模级装置投产,未来几年主要供应商均有扩能计划。 世界聚碳酸酯生产能力发展迅速,已由 51 万吨/年增长至469.5 万吨/年(光气法为363 万吨/年,非光气法为 106.5 万吨/年) 。位居全球前四位的聚碳酸酯生产商分别为沙伯公司 131.5 万吨/年、拜耳公司130 万吨/年、日本帝人公司48 万吨/年、陶氏化学公司47.9 万吨/ 年,产能分别占世界总能力的28.0%、27.7%、10.2%及10.2%。自2010 年开始,聚碳酸酯产 能大量地向东北亚和中国转移,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聚碳酸酯市场的主导和重要的生产基地。 预计今后几年,全球聚碳酸酯的产能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世界聚碳酸酯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 但目前,全球聚碳酸酯产能近500 万吨/年,已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2、全球聚碳酸酯的需求情况 全球聚碳酸酯的需求量达410 万吨,其中欧洲地区占总需求量18.4%、美国占21.2%、 亚洲占 53.4% 。未来几年内,世界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将维持在7%~10%的增速,预计2016 年将达到515 万吨,亚太区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将增至65% 。 二、国内聚碳酸酯生产状况 1、国内聚碳酸酯产能现状 我国是最早开始聚碳酸酯研制和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装置规模小、技术水 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等原因导致产品无法与国外相竞争;2005 年后,外资企业(拜耳、帝人、 三菱)开始在中国投资建设聚碳酸酯装置,中国聚碳酸酯产能规模增长快速; “十二五”期间, 聚碳酸酯被列为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国内企业也纷纷开始投资新建聚碳酸酯项目,我国聚碳 酸酯产能进入集中爆发期。 截至2015 年底,中国聚碳酸酯的总产能已达68.9 万吨,其中主要为帝人、拜耳、三菱 等外资企业。此外,浙铁大风和鲁西化工的聚碳酸酯装置已于2015 年相继投产。 中国主要聚碳酸酯(PC)企业产能一览表(单位:万吨) 虽然中国聚碳酸酯产能增长较快,但仍无法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净进口量已由 2005 年的59.87 万吨增长至2015 年的121.53 万吨。中国聚碳酸酯的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高位(80% 左右)。目前一批合资、合作的PC 项目正在国内密集开工,多个项目将在近两年内投产,国 内PC 供应量将大幅增加。 2005-2015 中国聚碳酸酯产量及增长情况: 2、国内聚碳酸酯需求分析 2014 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产量约44.5 万吨,进口约148 万吨,出口约22.3 万吨,国内 聚碳酸酯行业表观消费量约170.2 万吨.2015 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产量约50.3 万吨,表观需 求量约187.5 万吨。近几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消费情况如下图所示: 单位:万吨 三、主要PC 产品价格分析 2014 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但聚碳酸酯的价格却依然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18000 元/ 吨左右;2015 年,随着国内浙铁大风和鲁西化工的两套聚碳酸酯装置投产,聚碳酸酯价格 下跌至16500 元/ 吨左右。以下是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华东地区主要PC 产品的价格 跟踪走势图: PC-110 台湾奇美 K-1300 日本帝人、S3001R 上海三菱 PC-010 俄罗斯喀山、PC-1100 乐天化学 四、聚碳酸酯应用领域 2015 年国内聚碳酸酯的总消耗量达 180 万吨左右,其中进口量占比为68% 。聚碳酸酯 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板材、薄膜、汽车工业、食品包装等领域,近10 年的消耗量平均

文档评论(0)

topb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22005030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