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食品微生物学.pptVIP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食品微生物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食品微生物学

2、细菌的斜面培养特征 菌苔(lawn):由多个同种细胞密集接种长成的子细胞群体(大量的菌落连成一片构成菌苔)。 包括菌苔的形状、光泽、质地、透明度、颜色、表面状况等。 3、细菌的液体培养特征 底部有无沉淀,表面状况(有无菌膜或菌环),混浊程度,有无气泡,色泽等。 菌膜 菌沉淀 均匀浑浊 对照 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和无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由于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主要存在于含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中。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有的放线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使水和食品变味或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等。 一、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 1、放线菌个体形态及结构 放线菌的菌体由分枝菌丝组成,菌丝大多无隔膜,为单细胞多核的原核微生物。G+。 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个结构: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链霉菌的形态、结构模式图 放线菌孢子丝类型 垂直 单轮(无螺旋) 弯曲 丛生 松环、初级螺旋钩状 松螺旋 紧螺旋 单轮(有螺旋) 双轮(无螺旋) 双轮(有螺旋) 放线菌显微照片 2、放线菌的培养特征 (2)液体培养特征: 液面形成膜状或斑状特征,或沉于瓶底,而培养液清而不混。若振荡培养,形成球状颗粒。 (1)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致密、干燥、多皱、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表面成絮状、粉末状或颗粒状,有放射状沟纹。 放线菌菌落 二、放线菌的繁殖 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亦能通过断裂的菌丝进行繁殖(菌丝片段都有繁殖的功能)。 主要形式: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三、放线菌的代表属 2、诺卡氏菌属(Nocardia ):例: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麻疯分枝杆菌有特效的利福霉素,是由诺卡氏菌属产生的。 3、放线菌属(Actinomyces ):多为致病菌,可引起人畜疾病。如衣氏放线菌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后颚骨肿瘤和肺部感染。牛型放线菌可引起牛后颚肿瘤。 4、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庆大霉素,由降红小单孢菌和棘孢小单孢菌产生。 5、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 ):部分种属可产生广谱抗生素。例:粉红链孢囊菌产生的多霉素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绿灰链孢囊菌产生的绿菌素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作用。 1、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放线菌产生的各种抗生素中有90%是链霉菌属产生。例: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 第三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蓝细菌 定义: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裂殖方式繁殖。 几种特化形式:异形胞、静息孢子、链丝段、内孢子 重要性:多数能固氮、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有“先锋生物”之美称、有的种类能食用(螺旋藻),有的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费氏蓝细菌 鱼腥蓝细菌 粘杆蓝细菌 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链间或末端 静息孢子:是一种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 螺旋藻保健品 螺旋藻 二、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支原体的直径约为150-300nm 缺乏细胞壁 “油煎蛋”状菌落(0.1-1.0mm) 二等分裂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独立生长 具有氧化型或发酵型的产能代谢,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生长 对能与核糖体、细胞膜结合的表面活性剂、抗生素敏感 基因组很小,0.6-1.1Mb 三、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美国医生H.T.Richetts 1909年发现,并于1910年牺牲于此病) 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原核,G- 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体内(多用鸡胚培养) 无滤过性(0.3-0.6×0.8-2μm) 细胞形态多变 有不够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 基因组1.1Mb,834个基因(98年11月公布) 四、衣原体 1.有细胞构造,有核糖体 2.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3.有革兰氏阴性菌特征的不含肽聚糖的细胞壁 4.有不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 5.二等分裂 6.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等都很敏感 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7.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培养 特点: 本章小结 1、原核微生物可粗分为“三菌”和“三体”6个大类,即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以及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原核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细胞细小,核结构原始,无核膜包裹,细胞壁含特殊的肽聚糖,细胞内无细胞器分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可把所有原核微生物分为G+和G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