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工大燃烧学课件第七章固体燃料的燃烧
燃 烧 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燃烧工程研究所 邱朋华 第7章 固体燃料的燃烧 7.1概述 一、固体燃料燃烧的特点 固体燃料 煤、油页岩、木柴、甘蔗渣等都是碳氢化合物,可作为固体燃料 煤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 消费的煤中80%以上用于燃烧 我国是少有的以煤为主的国家 煤的燃烧比较复杂,木柴等容易燃烧 煤中焦炭占煤中可燃质重量的55~97%,焦炭的发热量也占煤的总发热量的60~95%。 一、固体燃料燃烧的特点 一、固体燃料燃烧的特点 煤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5步: 干燥。100℃左右,析出水分; 热解。约300℃以后,燃料热分解析出挥发分,为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同时生成焦和半焦; 着火。约500℃,挥发分首先着火,然后焦开始着火; 燃烧。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挥发分燃烧速度快,从析出到基本燃尽所用时间约占煤全部燃烧时间的10%;挥发分的燃烧过程为气-气同相化学反应,焦炭的燃烧为气-固异相化学反应; 燃尽。焦炭继续燃烧,直到燃尽。这一过程燃烧速度慢,燃尽时间长。 7.2 煤的热解 一、概述 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热分解阶段。 热分解阶段释放出焦油和气体,并形成剩余焦炭,这些焦油和气体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由可燃气体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其中可燃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态烃类和少量酚醛。 煤加热时释放出的挥发分的重量和成分取决于加热升温速度、加热最终温度和在此温度下的持续时间。根据升温速度不同,将热解过程分为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 慢速热解: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小于2℃/s; 快速热解:加热煤粒的升温速度大于104℃/s; 居于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之间的热解过程为中速热解。 二、挥发分的析出 煤的热解过程 三、煤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煤的热解过程及其复杂,因而建立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煤粒热解的动力学过程,并进而计算挥发物的析出速率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三、煤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Stickler提出了两个平行反应方程模型,假定煤粉颗粒在快速热解下由两个平行反应控制 三、煤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Stickler给出: E1=74106J/mol;E2=252464J/mol; k01=3.7×105s-1;k02=1.46×1013s-1; 由于E2E1,k02k01,所以在低温时,第一个方程将起主要作用;在高温时,第二个方程将起主要作用。 7.3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一、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根据Lanmuir的异相反应理论: 碳和氧的异相反应是氧分子溶入碳的晶格结构的表面部分,由于化学吸附络合在碳晶格的界面上。在碳表面上的吸附层只有单分子的厚度,该吸附层首先形成碳氧络合物,然后由于热分解或其他分子的碰撞而分开,这称为解析。解析形成的反应产物扩散到空间,剩下的碳表面再度吸附氧气。 一、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整个碳表面上的气固异相反应可分为以下步骤: 氧必须扩散到碳表面; 扩散到碳表面的氧被表面吸附; 吸附在碳表面上的氧在表面进行反应,形成反应物; 反应物从表面解析; 解析的产物必须从碳表面扩散出去。 整个碳表面上的反应速度取决于上述步骤中最慢的一个。 二、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先不考虑扩散的因素,假定碳表面上吸附了氧的面积份额为q,即: 二、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如果吸附和解析之间达到平衡,此时碳表面上吸附了的氧的面积份额q 将不再变化,从而可求出q : 二、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上式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BCs 此时,v=Cs k’/B=kCs 说明: 一级反应,化学反应速度和碳表面氧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碳表面处氧浓度很低,吸附了氧的碳表面积很小,吸附能力很弱 BCs 此时,v=k’[Cs/(Cs+B)]=k’ 说明: 化学反应速度和碳表面处氧浓度无关,也称为零级反应 碳表面吸附能力很强,使碳表面的吸附几乎达到饱和,但同时解析能力很弱 二、碳燃烧的异相反应理论 B≈Cs 此时,只有部分固体表面被氧吸附,碳表面处氧的浓度为中等,因此: 7.4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 一、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 碳燃烧是一个气固间的异相化学反应过程,此时碳和氧之间的反应是在碳的吸附表面上进行的。 研究表明,碳燃烧释放热量的主要化学反应使碳和氧的直接反应,也称为一次反应。 C+O2=CO2+409 MJ 2C+O2=2CO+245 MJ 一次反应生成的CO和CO2通过周围的介质扩散出去,能够重新被碳表面从气体介质中吸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二次反应。 CO+O2=2CO2+571 MJ C+CO2=2CO-162 MJ 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同时交叉平行进行着,构成碳燃烧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 一、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 当碳表面有水蒸气存在时,还可能进一步进行以下的反应: C+H2O=CO+H2 C+2H2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用化学弱电解质解离平衡1.ppt
- 医用化学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ppt
- 医用有机化学课件-第二章开链烃临床.ppt
-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教学渗透和运用.ppt
-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三章半导体的表面特性.ppt
- 半导体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介绍贵州大学.ppt
- 半导体材料第4讲--晶体生长.ppt
- 半导体材料第4讲--硅单晶的制备.ppt
- 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编著chap3.ppt
-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总复习2012.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三级.pdf
- 2025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00人笔试备考试题最新.docx
- 2025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招聘1人参考题库最新.docx
- 2026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秋季校园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最新.docx
- 2025陕西延安市市直政府系统事业单位选聘94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重庆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pdf
- 九年级上册历史1~13课复习题纲.pdf
- 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22讲 巧解盈亏问题(无答案)人教版.pdf
最近下载
- 青鸟气体灭火系统全系列产品接线图.pptx VIP
-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蒸压釜)实际操作考核课件[整理].pdf VIP
- 第10课.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课件)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025.ppt
- 中国汉语《通用规范汉字表》.docx VIP
- 化水(预处理)技术规范书[1].docx VIP
- 安保服务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pdf VIP
- DB42T 1032-2014绿色食品 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pptx VIP
- 2019-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真题-347心理学专业综合.pdf VIP
- (高清版)DB3603∕T 1-2022 煤矿地表沉陷区监测技术指南.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