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动机原理》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
汽车发动机原理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研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 2、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因素。 3、找出提高发动机性能指标的途径。 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为发动机的使用、维修打基础。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今后的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 三、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部分的重点是发动机的理想循环,《发动机原理》部分的重点是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和特性。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示功图和性能指标、燃料和燃烧、发动机换气、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排放与控制等。 三、课程的特点、要求、学时分配、考核 特点: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无多少实物供参照,课堂上的讲授以理论分析和推导为主。 要求:要求课上集中精力听讲,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复习。对重点章节要熟练掌握。 学时分配:总学时48,其中实验8学时 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10%;实验10%;考试80%。 参考书:1.《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二版)陈培陵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车辆内燃机原理》(第一版)秦有方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 要求掌握: 1、热力学的基本定理:热力学第一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理。 2、工质的性质。 3、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第一节 气体的状态及状态方程 一、热力系统 1、在热力学中,从若干个物体中规划出所要研究的对象,称为热力系统; 二、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 1、比容:用ν表示,单位是m3/kg 。 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的容积。即: ν=V/M V--物质的容积,[m3]; M--物质的质量,[kg]。 比容的倒数是? 2、压力:用P表示,单位是Pa,Mpa、kPa。 定义:系统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 即:P=F/A 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的气体。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ν=RT PV= mRT V= mν 对空气,R=0.287kJ/kg·K 3、压容图 第二节 热力过程及过程量 功:δW=Fdx=APdx=PdV W12=∫12PdV 对单位质量的工质: w12=W/m=∫12PdV/m =∫12Pdν ※故P-V图上, W12为过程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规定:热力系统对外界做功为正,外界对热力系统做功为负。 由δW=PdV得: dV0,膨胀,δW0, 系统对外界做功; dV0,压缩,δW0, 外界对系统做功; dV=0,δW=0, 系统与外界之间无功量 传递。 三、热量 是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来传递的能量形式,用Q表示 q=Q/m J/kg 规定:传入热力系统的热量为正值,即吸热为正;传出热力系统的热量为负值,即放热为负。 ※热量与功一样,是系统在热力过程中与外界传递的能量形式,因此是过程量,不是状态参数。 四.熵和温熵图 熵S的增量等于系统在 过程中交换热量除以传 热时绝对温度所得的商 ds=δq/T 1Kg工质的熵的单位J/kgK mKg工质熵的单位J/K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重点掌握: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主要掌握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3、一些特殊的热力过程及其在P-V图上的表示。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表述为: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一个热力系统: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 =系统内部储存能量的变化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具体应用,它阐明了热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在转换过程中的守恒关系。它表达工质在受热作功过程中,热量、作功和内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内能-工质内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总称 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包括: 三、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1、定义: 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 2、能量方程式 Q-W=ΔU 四、理想气体的比热 1、比热的定义和单位 热容量:向热力系统加热(或取热)使之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的热量,用C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doc VIP
- IEC62271中文版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pdf
- 凝血障碍诊断规范团体标准.docx VIP
- 人教小学音乐四上《6.4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王敏敏]【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doc VIP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学术英语(华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通达信高级公式系统.doc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24版 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docx
- 2025-2030中国戊酸雌二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