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松江名庭颐养老院监测总结参考
翻建上海松江名庭颐养院
(基坑围护及周边环境)
安
全
监
测
总
结
报
告
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
编写 : 周新绪 审 核 : 李 胜 批准 : 何艳平
工程概况
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
图1 场地位置图
本工程±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5.20,场地自然地面标高按m考虑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DJ08-61-2010)侧侧:侧:侧:
图2 基坑南侧道路,贴近民房 图3 基坑西侧道路
图4 基坑内部场地 图5 基坑南侧外民房
根据现在环境情况,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第二章 监测依据及内容
2.1监测的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50026-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8-2007);
4、《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上海市标准)(DG/TJ08-2001-2006))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工程且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就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和实施监测计划。
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对工况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与周边环境的安全;
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完善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第三章 控制点的布设
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基坑施工,本次监测工作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
3.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周边地下管线沉降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围护桩顶的水平和沉降位移、支撑立柱沉降位移、地下水位等方面的监测。监测控制网分两部分:
平面控制网:用于各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平面控制基准。
平面控制点计划布设4个,编号为TP01~TP04,控制区域为整个监测区,为使测距、测角误差在横、纵坐标上均匀分布,网形为闭合导线网,引测网来源为施工用平面控制网。点位设在稳定、安全的地方,有条件可采用固定观测墩;通常在地面埋设钢钉点,顶上刻划“+”字。
水准控制网: 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即沉降监测)的高程控制基准。
水准控制点计划布设3个,编号为BM01~BM03。建立闭合环与施工高程控制点,每个月联测一次。
3.2控制测量
3.2.1、仪器设备选用
平面控制点测量用TOPCON GTS-102N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测距±(2+2ppm*D)mm,测角±2?。
图1 TOPCON GTS-102N全站仪
水准测量用Trimble DINI电子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其标称精度为:0.3mm。
图2 Trimble电子水准仪
3.2.2、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1、 水准控制网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
等级 读数基附差 测站附合差 路线闭合差 备注 二等水准 0.3mm 0.5mm ±2?L mm L为公里数 平面控制网采用二级城市导线,其各项技术指标如下: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中误差 点位中误差 备注 二级导线 ±2? 1/10000 ±1 mm 在测量过程中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测量成果必须严密平差。
第四章 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4.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测点布设:在边坡和围护桩顶上埋设水平位移和沉降综合监测点,共布设24个测点,编号为QW01~QW23。
埋设方法:将划有“十”字的钢筋埋入边坡和圈梁中,用混凝土固定,确保测点牢固稳定。
工作方法:
(1)垂直位移:从高程控制网引入高程,固定测站进行闭合或者附合线路测量,进行平差并计算各测点高程,并与初始值比较,计算累计变化量,与上次高程测值比较计算本次变化量。
(2)水平位移:从平面控制网检查观测站的稳定性,并以实测检查数据修正观测站。观测时根据工地现场情况采用坐标法、视准线法或者小角度法观测,与初始值比较计算累计变化量,与上次测值比较计算本次变化量。
4. 2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操作系统》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参考.ppt
- 《操作系统》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五章 设备管理参考.ppt
-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参考.ppt
- 《机械设计基础A》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六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参考.ppt
- 《机械设计基础A》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三章 凸轮机构参考.ppt
- 《机械设计基础A》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四章 间歇运动机构参考.ppt
- 《机械设计基础A》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十章 蜗杆传动参考.ppt
-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PPT电子课件教案-数控机床操作系统常见面板参考.ppt
- 《材料力学》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10参考.ppt
- 《机械设计基础A》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八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参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