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体面断层破碎带顶板注浆加固技术参考
单体面断层破碎带顶板注浆加固技术 1 前 言 平煤集团四矿主采煤层为己15和己16-17两层煤层。己15煤层厚度平均2 m,直接顶厚5 m左右,岩层的层理节理较为发育,暴露风化后性脆易破碎,其上的老顶厚7 m左右,有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己16-17煤层距己15煤层18 m,煤层平均厚度4.8 m,松软易片帮,平均抗压强度仅5.9 MPa,且煤层赋存较不稳定,倾角和厚度起伏变化较大。其上为厚16.5 m的砂质页岩,平均抗压强度16.7 MPa,岩层的层理节理裂隙发育,属松软破碎顶板。己组煤层范围内地质构造主要为断层,对生产的影响较大。 1 前 言 在破碎顶板条件下开采,冒顶是工作面最主要事故之一,发生较多的是局部冒顶,约占70%。据平四矿三个采煤队的跟踪统计,因冒顶而引起的工作面的停产时间占工作面停采总时间的比例最高达60.1%,平均为41.2%。发生冒顶较多的在端面和端头,而50%左右的冒顶又都发生在断层等地质破碎带。因此预防工作面冒顶重点应放在端面和端头部位以及工作面遇到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 1 前 言 目前控制冒顶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支柱初撑力、缩小梁端距、减少空顶面积、及时支护,这些方法对预防工作面端面冒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防治断层破碎带顶板的冒落则效果不明显。本文提出采用顶板注浆加固技术,提高煤岩体的自身承载能力,预防断层破碎带顶板的冒落。 2 注浆加固材料性能分析 对加固材料的性能应有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较高的早期和中期强度(7d之内),后期强度稳定。以适应在工作面推进较快的情况下,有较高的顶板固结体强度,较快地达到控制顶板的目的。 (2)初凝时间可调,浆液浓度和结石体强度可控,结石率高,结石体不收缩。 (3)满足注浆工艺要求,可注性(渗透性)好,使浆液能渗透到较小的裂缝中。 (4)成本低,来源广,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效益。 2 注浆加固材料性能分析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3 注浆加固工艺及参数 4 注浆加固现场实例 4 注浆加固现场实例 4 注浆加固现场实例 根据前面对注浆加固参数的分析,确定孔口位置在工作面揭露处3.0 m,距顶板1.0 m,钻孔斜向断层交面线,仰角30°,孔深5 m。封孔长度2.0 m,浆液配比2.25∶1,注浆反压2.2 MPa。计算渗透半径2.83 m,实测3.1 m,故选择孔间距3.0 m。每孔计算注浆量492 kg,实际610 kg。在注浆过程中有少许浆液沿断层面漏出。 5 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1) 改善工作环境,基本杜绝冒顶事故,增加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可靠性。 (2) 工作面顶板平整,工程质量得到改善。 (3) 改善生产秩序,便于推行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4) 该技术不仅适应单体面,而且能在条件类似的综采和综放面广泛应用。 * * 8.24 7.32 5.59 5.15 4.31 3.39 ? ? ? 4.67 6.39 5.59 4.61 4.14 3.46 2.74 4.28 3.75 3.02 2.42 1.94 1.53 ? ? ? 2.05 ? ? ? 1.04 27 29 41 58 66 75 8 10 12 17 19 20 ? ? ? 5 1.9∶1 2.05∶1 2.25∶1 2.5∶1 2.7∶1 3.0∶1 1 2 3 4 5 6 7 d 3 d 24 h 4 h 2 h 1 h 终凝 初凝 胶凝 抗压强度 / MPa 凝结时间 / min 水灰比 (重量比)(W/C) 序号 3.1 注浆加固设备 动力系统 YZB63.2.32液压压注泵 制浆系统 防爆电动搅拌机 液压输送系统 输浆管 混合器 封孔器 截止阀 输助设备 钻机 3.2 注浆加固工艺 3.2 注浆加固工艺 注浆工艺设备配置 1-主配料搅拌容器;2-吸浆管;3-双液压注泵;4-排浆管;5-浆液混合器;6-截止阀;7-注浆导管;8-封孔浆体;9-煤岩体;10-注浆孔 3.3 注浆加固参数 包括:注浆孔的几何参数 渗透半径 封孔长度 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号波形合成实验电路参考.doc
- 信息处理系统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图像几何变换GUI设计参考.doc
-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3版)-第3章part1(时域分析)参考.ppt
- 信息处理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语音信号盲分离参考.doc
- 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论文(设计)-求极限的若干方法参考.doc
- 住宅小区黑白可视楼宇对讲系统方案参考.doc
- 信息论与编码应用报告-互信息技术在数字图像配准中的应用参考.doc
- 信息系统安全方案网路安全建议书参考.doc
- 信息安全课程设计报告-基于tcp协议的端口扫描程序设计参考.doc
-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论文-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参考.doc
- 单元语法小专题(Grammar Focus)参考.ppt
- 半导体封装流程参考.ppt
- 卓越连锁宾馆前台服务手册参考.doc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 概述参考.ppt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4章_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ppt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3章_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参考.ppt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2章_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原理参考.ppt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PT电子课件教案-第5章_MCS-51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参考.ppt
- 升腾Window终端使用指南V1.0参考.doc
- 医卫行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参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