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监理培训材料参考
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监理培训材料
谁是谁的支座
在这时先明确一下“支座”问题:现浇板的支座是梁(次梁和主梁),次梁的支座是主梁,主梁的支座是柱,柱的支座是基础(基础和基础梁),对框架结构来说,所有梁柱节点均是每层柱和梁的支座。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支座的构造措施,任何因为施工困难等原因而减少支座构造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是不被允许的。例如:现浇板的支座是梁,现浇板中的受力钢筋和梁平行时,可不进入梁内(第一根钢筋距梁边50mm设置),梁的任何构造措施不得减少,按没有现浇板进行梁的施工,在梁上再设板;次梁的支座是主梁,次梁的箍筋可不在主梁内设置(第一道箍筋距主梁边50mm设置),不但应按没有次梁的要求进行主梁施工,还应按设计要求增加主梁的附加箍筋和吊筋,如果因为有次梁纵筋的影响而减少或不设主梁箍筋的,必须要求加以改正。梁的支座是柱,梁在柱内的箍筋可以不设置,但框架柱中因为梁的钢筋较为密集,施工困难,从而柱内在框架梁部分的箍筋减少或不设置的,均不能按合格进行验收,必须进行整改。监理人员要严把“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抗震设防原则。
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签字认可的监理人员,一旦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包括地震中造成的不该损坏的损坏(看似是天灾,其实是人祸,只要是“人”祸,就要由“人”承担责任),只要把不合格的工程当做合格进行验收的,同意验收的人员均要承担相应责任(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监理人员因为工程质量事故被判刑的已有多起。
混凝土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结构工程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构造要求,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结构工程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11G101中为最外侧钢筋到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俞正声在任建设部部长时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工程只强调了两个具体事项,就是混凝土保护层和钢筋弯钩,最新的11G101-1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把混凝土保护层加大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以下还是按老图集进行的要求。
一、环境类别:本地主要有三类: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类,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与地下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为二b类。在各种类别环境中,设计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一般会给出其具体数值,施工中按照说明即可,如未给出,则按照相应标准图集中构造要求取用。
应该特别注意、在施工中经常弄错的是:
1、基础底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是40(有垫层)和50(筏基防水04G101-3),如果垫层上有不能清除的污泥时,应按无垫层的保护层施工,基础厚度应相应增大(基础侧面和顶面保护层厚度是25mm)。该保护层厚度只是底板底筋的保护层,顶筋和基础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在各相关标准图集中是统一的,下面只列出了06G101-6中的保护导层厚度取值表
2、框架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地面以下的部分,这部分是第二b 类环境,受力钢筋保护层是35mm。二是地上部分,这部分是二a类环境,受力钢筋保护层是30mm。这就造成同一个框架柱(剪力墙06G901-1中第3-9页中明确要求地下部分保护层加厚)的上下部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一致,在施工和监理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弄错。
3、在任何时候,任何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不能小于10mm、也不得小于最外侧钢筋直径。
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允许超过40mm(基础底板钢筋除外)。如超过40mm时应有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钢筋加工和安装的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日常施工和监理过程中,特别是隐蔽验收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要求,又容易被忽视或被故意忽视的问题,在这里再一次进行强调。
一、钢筋间距
1、最小间距:除两钢筋搭接连接可以零间距绑扎搭接但最多是两根钢筋外,其他任何时候平行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25mm和d。梁上部纵向钢筋间距还要加大到30mm和1.5d。当梁、柱节点处钢筋过密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分开,不得在混凝土中沿钢筋表面形成贯通裂缝危及结构安全。相应措施图集中均有,下面也会有所涉及。
2、构造钢筋间距:
当梁腹板高度(指梁侧现浇板下皮至梁底的高度)≧450mm时,在梁的侧面要配置构造钢筋,梁下部纵向钢筋与构造钢筋或构造钢筋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工地上最常见的问题是构造钢筋不按间距进行绑扎,或集中在梁上部,或全部沉到梁底部,或由于钢筋穿的晚支座处在上部而梁中在中部,更有的全部在现浇板内等等。也可能是拉钩太少或绑扎漏扣等造成构造钢筋下滑。这样就失去了构造钢筋的作用。在钢筋绑扎和隐蔽工程验收时应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具体是构造钢筋G还是抗扭钢筋N、型号和数量图纸中应有具体设计。
二、锚固长度
1、梁腹板构造钢筋G的锚固长度是15d,不少工程中认为是构造钢筋就只在梁净跨内设置,这是不对的,构造钢筋也要进入支座;如果是抗扭钢筋N,则要和梁底纵筋一样要求满足抗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