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与表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氧树脂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环氧树脂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第一章 绪论 概述 表1-1 环氧改性纯丙乳液检测结果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 主要药品及仪器 环氧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 乳液的性能测试项目 表2-1 实验药品表 表2-2 实验设备表 实验仪器:三口烧瓶,铁架台,温度计,电动搅拌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三口烧瓶,四口烧瓶,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流管,离心管 表2-3 原材料及用量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改性原理 合成工艺 影响因素 乳化剂的影响 环氧树脂用量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功能单体MAA的影响 搅拌速度对聚结的影响 反应温度的影响 环氧树脂加料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改性前后乳液性能的比较 E-44环氧改性纯丙乳液的合成反应是自由基聚合机理 : (1) 链引发: (2) 接枝聚合: 乳化剂的影响 表3-1 乳化剂比例对粘度固含量转化率和Ca2+稳定性的影响 表3-2乳化剂用量对乳液吸水率的影响 表3-3 环氧树脂对吸水率以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改性前后乳液性能的比较 配方的确定: 表3-8配方 改性前后性能比较 表3-9 改性前后对照表 红外光谱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确定了环氧改性纯丙乳液的工艺,选用环氧树脂E-44,添加量为5%,在反应前期加入,反应温度为348K~358K,搅拌速度在反应前期应该保持在250 r/min ,反应后期应该保持150 r/min时,改性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确定了各原料的用量 。 图4-1 配方 对配方进行了性能测试,其各项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从纯丙乳液和改性纯丙乳液的红外谱图进行对比中可以看出环氧树脂和纯丙乳液已经发生了共聚。从粒径图中得出该树脂体系粒度分布中占90%所对应的粒径为0.522μm。该粒径范围的乳液呈现半透明状态,分散稳定。 谢 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环氧改性纯丙乳液的粒径及分布,结果显示,该树脂 体系的平均粒径为0.279μm,粒度分布中占50%所对应的粒径为0.241μm, 粒度分布中占10%所对应的粒径为0.093μm,粒度分布中占90%所对应的粒径 为0.522μm。 图3-3显示,最高峰对应的粒径为0.522μm,为粒径中分布最多的粒径。 图3-3 粒径图 0.500 碳酸氢钠 缓冲剂 0.600 过硫酸钾 引发剂 3.0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00 OP 乳化剂 4.00 E-44 环氧树脂 2.00 甲基丙烯酸(MAA) 20.00 丙烯酸丁酯(BA) 25.00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共聚单体 质量分数 (%) 品名 * * 学 生 0640606228 周璐君 指 导 教 师 郭文录 教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纯丙乳液 有机硅改性的纯丙乳液 环氧改性的纯丙乳液 纯丙乳液的其它改性 存在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选题意义 纯丙乳液是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类、α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的简称。 其耐酸性、耐碱性和不透水性好、低温柔韧性佳、耐候耐老化性能优异、无环境污染、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 ,但在耐水性、耐磨性、抗老化性、耐候性等方面由于其自身化学性质所致,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改善共聚乳液的性能在合成中常加入有机硅、氟或环氧共聚等单体进行共聚合提高耐水性能、耐候性、抗紫外老化性能等。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是在环氧树脂分子链的两端引入丙烯基不饱和双键,然后与其他单体共聚。这样,就使得环氧树脂的各种优良性能(丰满度、光泽、硬度、附着力等)在丙烯酸树脂中得到充分发挥,综合性能各取所长,其干性、丰满度、光泽、硬度等综合性能优于一般的丙烯酸树脂,适用于装饰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目前,环氧树脂纯丙乳液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物理方法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机械共混,二是乳液共混。最常用的是乳液共混。化学改性将环氧树脂和纯丙聚合物分子间形成化学键,制成的纯丙乳液比简单物理共混的乳液性能优越。 有机硅对纯丙乳液的改性是指将有机硅化学和纯丙乳液聚合技术结合起来, 用来制备高性能的硅丙乳液 。 聚硅氧烷分子主链结构Si-O 键能很高,分子体积大,内聚能密度低,使得它具有特殊的耐温、耐候性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及表面张力等 ,将有机硅氧烷、羟基硅油和纯丙乳液这两类极性相差很大的聚合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兼具二者优异性能的新型乳液材料 。 有机硅对纯丙乳液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