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ppt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提 纲 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 传染病综合管理工作 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三、传染病监测体系 重大传染病 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乙肝 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 强大的国家和国际项目支持 重点监控传染病 鼠疫、霍乱、SARS、HPAI 国家免疫规划 五苗七病 其它将纳入免疫规划疾病 其它法定管理传染病 监测与暴发的预防控制 其它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暴发监测与控制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统计数据逐级汇总上报阶段(1950年-1986年) 1950年,我国建立了最初的传染病报告系统,要求报告的病种为13类。 60年代形成较为完善的传染病报告系统。 8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流感、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脊灰、麻疹、艾滋病、肺结核等单病种监测系统。 报告方式十分落后:手工填写报卡,邮局递送;各级防疫站每月手工统计并逐级上报,全国疫情统计数据需一个多月后方能获得。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 第二阶段:基于计算机管理的逐级上报阶段(1987-2003年) 1987年后,全国省级以上防疫机构全面实行计算机疫情报告,并按月通过点对点进行信息传输,但仍然采用统计数据的上报形式。 1998年,卫生部组织建设单机应用的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 2002年,该系统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区),全国实行统一的传染病报告系统,使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实现了各级防疫机构逐级收集传染病个案信息上报,但仍无法实现对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功能。 传染病的漏报率很高、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历史沿革 第三阶段:网络直报阶段(2004年后) 2003年,国家投入巨资构建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同年底建成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全国所有卫生医疗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疾病监测系统。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 实现了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案、实时、在线”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使我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 2004-2006年网络直报工作成就 1. 网络报告率不断提高,系统维护逐步标准化 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情况 报告与审核及时性提高 未及时报告率和未及时审核率下降 全国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率 2005年: 29.69% 2006年:15.73%, 降幅47%,各省(区、市)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全国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审核率 2005年:9.02% 2006年:3.45%, 降幅62%,各省(区、市)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重卡率下降 县(区)零、缺报率下降 3.对疫情暴发、流行的识别能力提高 2004年3月开始,实行了传染病疫情日监测报告制度; 分析传染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结合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等特征,并与历史同期发病水平进行比较; 采用GIS等分析手段,及时发现可能的聚集性病例; 将监测信息及时报告反馈各相关部门。 4.专题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除监测日报、周报、月报及年报外,中国CDC按照如下 原则确定进行专题分析的疫情: 动态关注暴发疫情及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 关注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注较近三年历史同期上升较为明显的病种。 根据季节变化,关注进入高发期的病种。 (三)问题和不足 1.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和维护需进一步加强。 基层专业队伍需要进一步稳定。 中部地区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设备的配备不足。 医疗机构相关基础信息有待进一步规范维护。 2005年抽样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漏报率较高。被调查的250家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23.14%。 报告不够及时。被调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平均及时率为75.96%。 报告数据不够准确、完整。 电子报告卡上性别、病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4项关键指标与门诊日志一致率仅为50.88%;纸质报卡上必填项目填写完整率仅为75.8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均存在大量的逻辑错误, 传染病报告不够规范。 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登记、传染病报卡签收等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肺结核、乙型肝炎等慢性传染病疫情重复报告现象严重。 3.各地对报告信息的分析利用不够充分 二、传染病疫情发布和通报 卫生部定期(每月10日、每年2月10日)向社会公布上个月度、上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 卫生部在发布的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卫生署通报。 截止2006年底,已有21个省份实行定期疫情发布 月度、年度发布: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