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开发对文化的影响案例分析
《旅游地理学》案例分析作业组 长: 学 号 成 员: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作业题目: 开课学期: 10 至_11 学年_2 学期 旅游开发对文化影响的案例分析一 西安是中国旅游业起步最早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其旅游发展可以折射出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在全国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和实现有效的文化整合等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从“节庆文化”、“娱乐文化”、“饮食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旅游开发对文化的影响。一、旅游对节庆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拓展了节日的内涵, 而且使节日的功能被进一步发挥, 节日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地域传统文化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西安自古以来一直沿袭着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和节庆习俗。如在春节期间陕西各地农村的社火表演。在陕西, 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西安社火从每年正月初四开始, 一直耍到正月二十左右结束, 是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表演, 在陕西已有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因此, 社火表演成为春节期间陕西各地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使陕西民间文化艺术开始受到重视并被逐渐推向市场, 但由于西安传统的节日与全国其他地区无异,难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因此,“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应运而生它与全国各地各种名目的所谓“文化艺术节”一样, 是人为策划、组织、包装的一项大型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从1990 年开始, 以后每年的9 月在古城举办一次。“ 旅游搭台, 经贸唱戏”, 期间“西安国际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 ”也同时开幕。古文化艺术节荟萃了陕西民间艺术的精华, 最引人注目的精彩节目和活动包括了经过策划和包装的宫廷仪仗锣鼓表演, 宫廷焰火燃放, 以及大型主题音乐歌舞如《长安瑰宝》、《丝路风情》、《长安神韵》、《秦俑魂》、《凤鸣长安》等的演出, 并且, 仅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春节期间才举行的街头社火等活动也在艺术节期间表演, 除此之外, 还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皮影、木偶等陕西地方戏的表演。20 世纪90 年代初古文化艺术节创办之时, 市政府举办了盛大的开幕晚会, 各大新闻媒体也连篇累牍地对艺术节进行了报道, 在当时的情况下,用“盛况空前”.形容艺术节的场面并不为过。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举办之初的艺术节产生了明显的轰动效应。1998 年, 艺术节更名为“ 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 近几年, 有关艺术节的宣传报道已少之又少。1991 年西安市政府又举办了首届“ 西安兵马俑石榴节” , 该节庆于每年的9 月中旬在被誉为“ 兵马俑故乡、石榴之乡”的临潼举行, 为期一周, 石榴节举办之时, 正是临潼石榴成熟的季节。除了当地政府的一些宣传, 临潼当地并没有什么民间活动, 倒是石榴节上新开发的项目“ 身着石榴裙的16 位石榴仙子给客人敬奉石榴”的场面曾倾倒万人。二、对娱乐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为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淡出的、走向低谷的传统娱乐民俗在旅游市场上的兴起带来了一线生机。但在古城西安, 由于种种原因, 情况复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仿唐乐舞和秦腔在旅游市场上的不同际遇。1982 年陕西省歌舞剧院推出了中国第一台仿古乐舞“仿唐乐舞”。当时, 它主要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交流形式到其他国家出演和接待来西安访问的国家首脑和政府要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 仿唐乐舞”于1987 年被首次推向旅游市场。由于展现了唐代舞蹈辉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 编舞和配乐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 在旅游市场取得了极大成功。此后, 仿唐乐舞一统古城旅游市场, 至今在旅游市场上久演不衰。到目前为止, “ 仿唐乐舞”已先后在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接待过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 演出场次多达2 万多场, 观看表演的旅游者达到700 多万, 总体收入3000 万元 。“ 仿唐乐舞”在旅游市场上的火爆场面,一方面使“仿唐乐舞”在西安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经营者充分认识到“ 仿唐乐舞”的价值, 市场商业化气息愈来愈浓厚。从最初仅有陕西省歌舞剧院一家推出的仿唐乐舞系列以外, 目前已有多家旅游企业推出了“不同版本”的仿唐乐舞; 同时一些宾馆饭店、酒楼、旅游景区也都纷纷加入此行列, 形成了“ 几分天下”的局面。据2002 年西安某旅行社的旅游团在西安购买旅游商品的种类的抽样调查,70%的旅行团观看了“仿唐乐舞”的表演; 同时用“ 一星”到“ 五星”来反映不同旅游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受欢迎程均为“ 五星”。在旅游开发大潮的带动下, “ 仿唐乐舞” 作为一种表演性、欣赏性的民间音乐歌舞形式, 形成了对旅游业的高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