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第二章:中国书法简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学]第二章:中国书法简史

第二章 中国书法简史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书法的发展历史,进一步了解书法中的文化。 教学重点:唐宋书法。 教学难点:认识书法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书法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先秦书法 二、 汉代书法 三、 魏晋南北朝书法 四、 隋唐五代书法 五、 两宋书法 六、 元明清书法 七、 近代书法 第一节、 先秦书法 第二节、 汉代书法 汉代书法已具备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双重功能,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并出现了人们崇拜的书法家和最初的书法理论著作。 书法艺术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草书上。 书法理论著作的出现,标志书法艺术的成熟。 1、汉代书法是汉字书法艺术由无意为书到有意为书的重要发展阶段,这种有意为书把书法艺术带入自觉发展阶段,书法意识的自觉是建立在广泛实用性基础之上,并从实用中剥离趋向审美层面时实现的。 2、汉代书法的繁荣是以书法的民俗化倾向为基础的,这种倾向的拓展又得益于开放性的社会教育,特别是以书取士体制的实行。汉代书法发展明显带有民俗性、群众性的特点,由此造就了汉代书法广阔的发展空间。 3、汉代书法表现形式主要有简牍和碑刻两种,这两种形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 第三节、魏晋隋唐书法 书法艺术空前繁荣昌盛,步入纯抒情历程阶段。 1.从东晋的“二王”起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繁荣的黄金期。 2.最高统治者的推许成就了唐代书法艺术大发展。 3.草书走上纯抒情艺术的道路。 一、魏晋书法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1、钟繇 钟繇(151—230年)字云常,三国魏颖川长社人(今河南人),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钟繇书法师曹喜、刘德升、蔡邕,博取众家之长,兼擅各种书体,尤其精于隶书和楷书,结体繁茂,浑然天成,被后世誉为秦汉之间一人而已,从而形成书法史上由隶入楷的重大变局,无论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还是对于汉字的定型,都有划时代的贡献。他打破了隶书中的常规,变隶书平扁成楷书的方正。所以,钟繇成了楷书之祖。并与略后的王羲之,合称“钟王”。他的传世之作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调元表》等,尤以《宣示表》最为著名。 钟繇书法作品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来被唐太宗得到。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 二、唐代书法 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在书法发展历史上,唐代书法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 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以晋、隋书法为基础,崇尚王门书风,以晋人风尚为审美基础,由潇洒飘逸转为洒脱奔放、恢弘宽博的气势,体态雍容,笔意浑厚雄健。 1、初唐四家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繁荣强大的朝代,文学艺术在唐朝也是最辉煌的时代,唐朝更是书法的黄金时代。涌现了大批书法家和优秀的书法作品。更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书法被列入教育、取士、官制之中。楷书在唐朝初年就进入了鼎盛时期;初唐大书家很多,成就卓荦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四人被后人合称为“初唐四家”。 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他的楷书笔力遵劲,法度森严,结构平稳之中寓险奇。后人评之为“唐人楷法第一”。创造了“欧体”,其风格笔划瘦硬端直,字形平稳清秀,结体疏朗。楷书代表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化度寺塔铭》)、《虞恭公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