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寂静的春天
一、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
2、教学重点: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
3、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句子的思想感情
4、主要方法:讨论探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小学学过的一首诗《春晓》吗?请大家背诵这首诗。
这首诗描写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春天,主要从声音方面写:夜晚的风雨声,天明的鸟啼声。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春天没有花香鸟语,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大家看看下面的这些动物图片,这是一些同学们没有看过的已灭绝了的动物物种
2、看图。
3、?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发表的《2004年全球物种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在《家养动物多样性世界观察》中称,在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已有超过1000个品种的家养动物灭绝。
现在,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但是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到1000倍。
看看我们身边,河水变黑发臭,空气浑浊有害,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是,早在1962年,人们正在使用大量化学药品毒杀虫害而感受到征服自然的自豪的时候,卡森就在《寂静的春天》就向人类提出了警告。这本书触动了美国社会,引起了一场历时数年之久的激烈的论战———杀虫剂论战。而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就是由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专著中首先提出来的。这本专著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快就译成12种文字出版。从此,雷切尔·卡森的名字也传遍了五大洲。
让我们进入课文,走近卡森,感受她的勇气、智慧和远见卓识。
作者:
雷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风光秀丽的小镇, 是最早提出要保护环境的是美国女生物学家。她从小就十分热爱大自然。青年时代,她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开始,她的专业是英文,大学三年级时,她选修了生物课,并对森林、海洋和野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改学生态学。192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生态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在马里兰州州立大学教授生态学,并利用暑假时间从事海洋生态的研究工作。  40年代,卡森和几位同事注意到政府滥用DDT等新型杀虫剂的情况,并对此发出警告。从1955年起,她花了4年时间研究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她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大面积使用过化学杀虫剂的地区,亲自观察、采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二)理解课文
思考讨论:
1、文中说“人类对环境的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从文中找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
(1)在核爆炸中所释放出的锶90,通过谷物或小麦不断进入到人类的骨头里,它将一直保留在那儿,直到完全衰亡。
(2)被撒向农田、森林和菜园里的化学药品让生物中毒、死亡,杀伤植物和家畜,使那些曾经长期饮用井水的人们受到不知不觉的伤害。
(3)杀虫剂使得鸟儿的歌唱和鱼儿在河水里的欢跃静息下来,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里。
2、为什么说人类使用的化学物质对自然是污染与破坏?
地球上的生命已用去了千百万年,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着的生命与其周围环境达到了一个协调和平衡的状态,但是现今的世界变化之速已来不及调整,长期滞留在土壤里的化学物质给生命带来危害。
3、课文中多处用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进行阐述,请找出两三处,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1)生物对环境影响小与人类对环境影响大对比 
(2)?滥用化学药品对自然污染破坏与核污染对比 
(3)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缓慢与人类发明化学药品惊人速度对比
作用:突出人类滥用聪明才智改变自然的可怕后果,突出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内容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
4、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人甚至连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这个句子含有两层意思:一、人们自己制造的化学药品对人类的生存存在巨大威胁;二、人类对这种威胁竟然毫无察觉。
(2)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一针见血地指出化学药品对自然万物及人类严重危害。
(3)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指出应用昆虫学以控制大自然心态来对付害虫最终导致了对地球生态的破坏。
感情色彩: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滥用化学药品征服自然的强烈不满,表现对人类在自然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做法的批判。
(三)练习检测
(1)课文开关说“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他们的环球相互作用的历史。”“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哪几种表现?
答:一是居住于地球上的生命在千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