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闻笑梅 2017.12.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困境,“乡”才会作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流浪儿的精神支柱,成为思的对象。
这样,思乡就常常与作客相联系。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京城一批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手中。知识分子,尤其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要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就必须离乡漫游天下,尤其是游历京城。在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的制约下,他们如果想要让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才能,就必须离乡;而一旦做了官,或留在京城,或充任各地的地方官,又基本上很少能回到家乡做官。然而,中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都有浓厚的宗法乡土观念,不以他乡作故乡,因而家乡总是为他们难以忘怀。林语堂指出:“关于中国社会所宗奉的五大人伦,其中四伦是与‘家’有关的。此五大人伦即君臣之关系,父子之关系,夫妇之关系,以及兄弟和朋友之关系。其最后一伦朋友之关系可为之合并于家庭,因为朋友乃为那些可以包括进家的范围内的人——他们是家族间的朋友。”家的这种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其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时时体验到自己的作客身份和流浪状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作此诗时正当年少气盛,壮志满怀之时,本不应有思乡病。但在王维的眼中,任何别的地方都是异己的,都无法取家乡而代之。“异”字突出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是一个陌生的、异己的世界。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因而是“异乡”;而反过来,异乡中的游子,对于这个异乡而言,也是异己的、敌对的,因而是“异客”。两个“异”字充分揭示了“异客”与“异乡”的敌对与距离,“异乡”不认同“异客”,“异客”更不认同“异乡”。在异乡的人只能是客,永远是客,“客”这个词在表面的尊敬后隐藏着内在的疏远和距离:客人不是自家人,更何况是“异客”。“客”的身份永远是流浪者,是不能介入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是飘泊天涯的游子。
(摘编自陶东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异乡与异客》,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阐明了离乡与思乡的联系以及故乡的价值,从而引出了下面的论述。
B.第二段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分子产生作客之感的原因。
C.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引用都是为了证明对于客子而言,异乡与家乡是敌对的。
D.第三段中对“异”字的分析推导出了“异乡”与“异客”互不认同的结论。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离乡是思乡的前提,因此只要一个人远离了家乡,他就必然会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
B.在中国古代,由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都集中在京城,所以知识分子必须离乡进京。
C.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造成的“作客”现象是士大夫知识分子思乡的主要原因。
D.漂泊的游子对其流浪者身份的认同让他们无法融入进异乡,永远是异乡的“局外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人而言,故乡既是思念的对象,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B.在林语堂看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这几大人伦关系都是与“家”有关的。
C.家在人伦关系中核心地位使士大夫知识分子在仕进阶段总有一种流落他乡之感。
D.在“客”这个貌似尊敬的称呼背后,隐藏着异乡对外来游子内在的疏远和排斥。
(二)文学类义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犇bēn
①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②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③边寿民,工诗,善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④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⑤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⑥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初级中学等八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测试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普通班)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7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实验班)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实验班)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实验班)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7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普通班)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