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施工组织课件 第一章 土方工程.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施工组织课件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14 液压轮胎式推土机 1.3.1推土机施工 */114 索式履带式推土机 1.3.1推土机施工 */114 铲刀可回转的液压履带式推土机 1.3.1推土机施工 */114 下坡推土法 1.3.1推土机施工 */114 槽形推土法 1.3.1推土机施工 */114 分堆集中,一次推送法 1.3.1推土机施工 */114 斜角推送法作业 1.3.1推土机施工 1.3.2铲运机施工 (1)工作特点:运土效率高; (2)适用于: 运距60~800m、一~二类土的大型场地平整或大型基坑开挖;堤坝、填筑等 (3)作业方法:环形线路,“8 ”字线路;助推法。 (4)提高效率的作业方法: P29:下坡铲土;挖近填远,挖远填近;推土机助铲;挂大斗铲运;跨铲法; */114 */114 铲运机下坡铲土法 铲运机开行路线示意图 (a)环形路线 (b)“ 8 ”字形路线 1.3.2铲运机施工 */114 铲运机铲土 推土机助铲 助铲法示意图 双铲联运法示意图 1.3.2铲运机施工 ☆1.3.3单斗挖土机施工 */114 正铲挖掘机 反铲挖掘机 拉铲挖掘机 抓铲挖掘机 (1)类型 类型 工作特点 适用范围 作业方法 正铲 前进向上,强制切土挖土、装车效率高,易与汽车配合 停机面以上。含水量30%以下、一~四类土的大型基坑开挖 正向挖土后方卸土,正向挖土侧向卸土。 反铲 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可 与汽车配合 停机面以下、一~三类土的基坑、基槽、管沟开挖。 沟端开挖一一挖宽0.7~1.7R,效率高、稳定性好;沟侧开挖一一挖宽0.5~0.8R 拉铲 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开挖深度、宽度大,甩土方便: 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的较大基坑开挖,填筑堤坝,河道清淤。 抓铲 直上直下,自重切土,效率较低; 停机面以下、一~二类土的、面积小而深度较大的坑、井开挖 */114 (2)特点 */114 1.3.2铲运机施工 */114 正铲开挖基坑 1.3.2铲运机施工 正铲挖掘机 1.3.2铲运机施工 */114 反铲挖土机开挖方式 1.3.2铲运机施工 */114 1.3.2铲运机施工 拉铲挖土机开挖方式 */114 1.3.2铲运机施工 */114 抓土斗工作示意图 1.3.2铲运机施工 作业一 */114 ①简述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②以小组为单位(每班3~4组)走访调查、 网络调查(至少两个工地)的降水及边坡支护 的设计、施工,使用,并写出调查报告。 作业二  1.某基坑坑底平面尺寸如图所示,坑深5m,四边均按1:0.4的坡度放坡,试计算其土方量。 */114 20000 10000 5000 10000  2.开挖一管沟,AB段长40m,沟底宽1.8m,A端开挖深3.0m,B端挖深3.15m,埋入管外径1.0m,边坡系数m=0.4,土的可松性Ks=1.30,Ks’=1.04。  问:①计算AB段挖土方量;   ②如留下回填土,余土全部运走,计算应留下回填土量及弃土量。 */114 1800 3000 3150 作业二 1.解:用拟柱体法求解   (1)该基坑每侧边坡坡度为5×0.4=2.0m   (2)基坑底面积F1=30×15-20×15=350m2   (3)上口面积    F2=(30+2×2)×(15+2×2)-20×5=546m2   (4)中截面面积    F0=(30+2×1)×(15+2×1)-20×5=444m2   (5)V=(F1+F2+4F0)H/6=1780m3 */114 F下 F上 F中 H 作业二 2.解:用平均断面法求解 (1)边坡宽度   3.0×0.4=1.2m  3.15×0.4=1.26m  (2)两端断面面积  SA=(1.8+4.2)×3/2=9m2 SB=(1.8+4.32)×3.15/2=9.64m2 (3)总挖方量 V=(SA+SB)L/2=(9+9.64)×40/2=372.8m3 V埋=πr2 ×L=π×0.5×40==31.4m3 VT=V-V埋=372.8-31.4=341.4m3 (4)V填=(372.8-31.4)×1.3/1.04=426.8m3 V弃=372.8×1.3-426.8=57.8m3 */114 作业二 * * * (3)轻型井点计算(了解) */114 涌水量Q→井管数量及间距 (3)轻型井点计算(了解) */114 ①判断井型 按照滤管与不透水层的关系: 完整井――到不透水层 非完整井――未到不透水层. 按照是否具有潜水自由面: 承压井、无压井 ②涌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