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说明.docVIP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说明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说明 编号 JJF 1027-1991 名称 (中文)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英文)Technical Norm for Error of Measurement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归口单位 北京市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人 李慎安 (国家技术监督局) 钱钟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刘智敏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薛新法 (北京市技术监督局) 批准日期 1991年8月5日 实施日期 1992年10月1日 替代规程号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评定,及其平时结果的表达。 主要技术要求 测量结果的误差评定: 1.一般原理;2.测量误差种类;3.误差来源及分解; 4.用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5.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 6.不确定度的综合方法与数据修约;7.测量结果的最终表达;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评定; 8.计量器具随机误差的评定;9.计量器具随机误差的评定; 10.计量器具的允许误差;11.允许误差的表达方式;12.准确度等级; 13.准确度等级表达;14.计量器具的分等;15.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评定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附录数目 5 出版单位 中国计量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摘要 一、测量结果的误差评定 1.一般原理 由于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对测量有影响的原因,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误差的准确值、总体标准差都是未知的,但可以通过重复条件或复现条件下的有限次数测量列的统计计算或其它非统计方法得出它们的评定值。 计算得到的误差和(或)已确定的系统误差,应尽量消除或对结果进行修正。无法修正的部分,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作为随机误差处理。 2.测量误差的种类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它既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以用相对误差表示。按其出现的特点,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2.1系统误差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2.2随机误差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它引起对同一量的测量列中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常用标准差表征。对标准差以及系统误差中不可掌握的部分的估计,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主要对象。 2.3粗大误差 指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它是统计的异常值,测量结果带有的粗大误差应该按一定规则剔除。 3.误差来源及分解 任何详细的误差评定报告,应包括各项误差的完整材料,其中应有评定方法的说明。 4.用统计学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 本规范建议在数据处理中,以最小二乘所得结果为准,并建议测量列的自由度不小于5. 4.3测量列测量结果的期望估值 对重复条件下的测量列yi(1,2,。。。,n),测量列的测量结果期望估值是算数平均值。 4.4从测量列计算标准差 重复条件下的测量列,yi(1,2,。。。,n),其标准差s的计算方法如下: 4.4.1白塞尔法 4.4.2其它方法 a最大残差法 b最大误差法 c分组极差 4.5期望估计值的标准差 当误差原因导致测量结果独立随机变化时,由测量列的标准差S乘以,可得期望值的标准差。 4.6两相关测量列协方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4.7对同一量具有不同不确定 度的测量列的期望估值及标准差若对同一量进行了n次不同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为,则的期望估值应为各的加权平均值。 5.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 5.1如能按置信率确定的极限值max()和min(),则 5.2期望估计值与引起的及其 5.3标准差的获得 由(1.21)及(1.27)式所得的可除以相应的置信度k,得到类似于的标准差,因数k的选择如下: a 原来的置信概率时,取2 b 原来的置信概率时,取3 c 如果变化是由某个有规律变化原因起主要作用,则按该原因确定其概率分布,并根据概率分布确定置信因数k。 分布类型 k 两点分布 反正弦分布 均匀分布 1.0 1.4 1.7 5.4的期望估值及标准差 6.不确定度的综合方法与数据修约 6.1已掌握的系统误差的综合 6.2标准差的综合 合成不确定度按下式给出 式中是与两分量间协方差的估值,当各项彼此独立时,根号下的第三项为零。 6.3总不确定度U 总不确定度用于测量结果报告,又称报告不确定度。 在数据中不含有可修正的系统误差,而只有未掌握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时,如采用置 信概率为 0.68,则 U=u,即用合成不确定度作为总不确定度;采用置信概率为 0.95,则有: U=2u 当合成不确定度 u 中的 si未按 6.2 条 b 所述方法修正时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