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第十四-十八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 第十四-十八章

一、生物学性状 G+非抗酸性丝状杆菌,厌氧或微需氧,在1%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可形成蜘蛛状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存在于口腔和咽部,是正常菌群,当拔牙或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形成多发性瘘管和软组织的肉芽肿性炎症。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在脓汁中可见直径0.2mm左右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sulfur granule),镜检时可见菊花样放射状排列的菌丝,为诊断指标。 四、防治原则 无特异预防方法,治疗用青霉素和四环素类。 Actinomyces: histological stain? . Sulphur granules in actinomycosis? 病 例 (解放军第101医院病理科,无锡,214044) 患者27岁,住院号140889, 病史 体检发现子宫右则附件包块3年,伴腰酸、下腹隐痛,自服中药症状无缓解.于2000年6月26日入院治疗。 妇科检查 子宫右前方可触及7cm×8cm大小包块,不规则,质地坚硬,活动欠佳,轻度触痛。 B超 子宫右附件不均质实性肿块,拟诊为附件肿瘤。 6月3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附件表面被小肠包裹粘连,部分大网膜粘连于子宫表面,肿块大小约5cm×6cm×7cm,粘连固定于子宫后壁,与回盲部粘连,右侧输卵管增粗,暗紫色。 快速病理检查 附件化脓性炎症病变,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右侧附件组织二块,大小约2cm×3cm×7cm及2cm×2cm×4cm。 肉眼观 切面灰白灰黄色,灶状、暗红色,质韧,布满米粒及绿豆大小黄色小结节。 镜检 肉芽组织内散在无数小脓肿,脓肿内见中央均匀一致呈紫蓝色,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线状结构,末端呈棒槌状- “硫磺颗粒” 。 周围多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白细胞渗出及纤维小血管增生。 诊断 右卵巢放线菌病。 思考题 1.放线菌致病特点,病原来源? 2.何谓硫磺颗粒?有何意义?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Leptospira 一.生物学性状 (一)分类:包括二个种即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双曲钩端螺旋体,我国常见的问号钩体菌株有18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 (二) 培养和生化反应: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28℃,常用Korthof培养基培养。 (三) 抵抗力:弱。 (四)形态与染色:两端弯曲呈钩状,需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菌体呈棕褐色。 1.以猪、鼠为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在肾脏长期繁殖随尿排出污染环境。 2.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3.钩体有内毒素样物质、溶血素 、细胞毒性因、致病作用物质 。 4.可引起钩体血症,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造成微循环障碍和DIC,心肝肾功能损害和脑膜炎等。(高热、寒战、体乏,眼红、腿痛、淋巴结大)。 5.病后对同型钩体有牢固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发病一周内采血,二周后采尿,进行分离培养,用特异性群和型抗血清鉴定。尿沉渣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有无钩体存在。 四.防治原则:可用同型钩体疫苗预防,治疗 首选青霉素。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经性行为、输血、通过胎盘感染。 致病物质: 荚膜样物质:粘附和抗吞噬。 透明质酸酶:有利于梅毒螺旋体的扩散。 后天性梅毒分为三期 临床表现 1、一期梅毒:(硬下疳)潜伏期2~4周。 好发部位:包皮、寇状沟、大小阴唇、宫颈等,也可发生于口唇、咽、和肛周。 形态:开始时为一丘疹,逐步增大,破溃后形成界限清楚的溃疡,蚕豆大小,暗红色,基底软骨样硬,常单发,表面可有少量渗出。 自觉症状:无明显痛痒感。 未经治疗3~8周自行消退。 颈部淋巴结肿大。 2、二期梅毒: 感染后8~12周发生。主要为皮肤粘膜损害。 好发部位:全身皮肤黏膜。 形态: 斑疹、丘疹、脓胞等。 特点:对称性、广泛性、多样性、破坏性轻、传染性强、不经治疗可以自愈。 自觉症状:轻微,偶有瘙痒。 外阴及肛周损害常融合成扁平湿疣。 有的可伴关节炎、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 感染后两年以上发生。亦称晚期梅毒。此期不仅出现皮肤粘膜溃疡性坏死病灶,并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严重者10~15年后,可引起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动脉瘤、脊髓痨或全身麻痹等。此期病灶中不易找到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小,病程长,破坏性大,可危及生命。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孕妇患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