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时,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 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掀起了继戊戌变法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延伸拓展 课外阅读《敬告青年》,思考陈独秀向青年陈述的六点希望是什么?给我们当代青年以什么启示?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退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百年沧桑, 百年沉沦, 古老的东方在文明的碰撞中激荡! 近代的中国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 民主与科学的泊来文化, 洗礼着苦难中的中华民族; 十月革命的炮响, 唤醒了中国民众的斗志; 五四火炬的光芒, 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文明暗流的涌动,变革求进的呼唤, 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启迪着我们求智的行动。 虽然, 那门是窄的,那路是长的…… 为什么欧美、日本行 之有效的东西一到中国就水土不服甚至面目全非了呢? ◎ 真题实战 ◎ 1.(2009 年广东单科)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 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解析】选B。西学的传播应该始自明末清初,大力倡导 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梁启超作为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应该是西方的民权。 2.(2011 年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 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选C。A 项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 言论,排除。B 项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 观点不属于维新派,可排除。D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 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C项符合维新派 既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 3.(2011 年海南单科)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 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解析】选A。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迁 移能力。扣住题干关键词“思想界”、“出版界”、“学潮” 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动,从而推断出与新文化运动有关。 4.(2010 年广东文综)“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 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 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选B。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 和”混为一谈,至于清帝退位以后,是否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则 漠不关心,这说明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首先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唤醒国民的民主意识,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5.(2011 年浙江文综)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 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 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 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 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在1921年中 国共产党建立后,①项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