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树洞的危害 削弱了树体的结构,在强风、凇、雪和冰暴中易发生风折 。 成为蚂蚁、蛀虫和其他有害生物繁殖的场所。 树干上的大孔洞造成树皮、形成层和边材的损坏,大大减少了营养物质的运输和新组织的形成。 (三)树洞形成的速度 大多数木腐菌引起的腐朽进展相当慢,其速度约与树木的年生长量相等。 在树体心材外露或木材开裂的地方,腐朽的速度更快,树木越老对腐朽也越敏感。 (四)树洞形成的常见部位 大枝分叉处 干基 根部 8.1.3树洞处理的目的与原则 防止腐朽。 刺激伤口的迅速封闭。 加固提高树体的力学强度。 改善树体的外貌,提高观赏价值。 8.2树洞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树洞的清理 树洞整形 树洞加固 消毒与涂漆 树洞的填充 8.2.1树洞的清理 小树洞中的变色和水渍状木质部,因其所带的木腐菌已处于发育的最活跃时期,即使看起来还相当好,也应全部清除。 8.2.2树洞整形 1.中央领导干形 有强大的中央领导干,在其上配列疏散的主枝,多呈半球形树冠。 这种树形,中央领导干生长势较强,能向外向上扩大树冠,主侧枝分布均匀。 2.杯形 没有中心干,但在主干一定高度保留三主枝向三方向伸展。形成类似假二叉分枝的杯状树冠。 多数是由于风大、地下水位高、土层较浅以及空中缆线多而不得不采用的抑制树冠生长的方法。 3.自然开心形 由杯形改进而来,分枝比较低,三个景枝错落分布,有一定间隔,自主干向四周放射伸出,直线延长,中心开展,主枝左右错落分布。 4.从球形 此种整形只是主干较短,分生多个各级主侧枝错落排列呈丛状,叶层厚,绿化、美化效果较好。 篱架形 7.2.2各类观赏树的整形修剪 苗木在栽植时的整形修剪 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整形修剪 1.苗木在栽植时的整形修剪 调整修剪 补偿修剪 2.各种园林用途树木的整形修剪 行道树和庭荫树 观赏灌木及小乔木 绿篱 行道树和庭荫树 行道树的主干高度以不妨碍车辆和行人通行为准,多为2.5-4.0m 庭荫树枝下高为1.8-2.0m 栽植在花坛中央的观赏树,主干不超过1m 树冠占树高的比例以2/3为最佳 观赏灌木及小乔木 根据树木生长习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修剪 春季开花,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二年生枝条上。如连翘、榆叶梅等灌木应在花残后叶芽开始膨大尚未萌发进行短截,可在开花枝条基部留2-4个饱满芽进行短剪。 夏秋季开花,花芽(混合芽)着生在当年生枝条上 在休眠期进行修剪,将二年生枝基部留2-3对饱满芽进行短截,剪后可萌发一些茁壮的枝条,花枝会少些,但由于营养集中会产生较大的花朵。 一年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灌木 可于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回缩强枝,同时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并生枝、弱枝及内膛过密枝。生长期内可多次修剪,可于花后在新梢短剪。 绿篱的修剪 绿篱的分类 修剪的时期 修剪的方式 日常养护 1.绿篱的分类 绿是萌芽力、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带状栽植而成,起防范、美化、组织交通和分隔功能区的作用。 园林中绿篱的高度按其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 绿墙:160cm 高篱:120-160cm 中篱:50-120cm 矮篱:50cm以下 花篱、刺篱 2.修剪方式 自然式修剪 整形式修剪 自然式修剪 绿墙、高篱采用较多。适当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虫枝、干枯枝、使其枝叶相接紧密成片提高阻碍隔效果。 侧面垂直,平面水平,无明显缺剪漏剪,脚部整齐。 适当密植。 整形式修剪 常用于草地、花坛镶边,或组织人流的走向。为了美观和丰富园景,多采用几何图案式的整形修剪。 先剪其两侧,使其侧面成为一斜面,再修平顶部,整个断面呈梯形。 修剪的时期 定植后绿篱最好任其自然生长一年。 绿篱在种植后第二年开始先剪去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在生长期内进行3—4次修剪。 秋季修剪绿篱不得迟于“白露”。 日常养护 2-3d灌水一次,半个月冲洗叶面 晚秋施基肥 每3个月补肥一次 病虫害防治 第八章 树洞处理 在所有树木栽培措施中,树洞的处理是最引人注目的。虽然它不像移栽、施肥、修剪和伤口处理那样为人们所重视,却会严重地影响树体的健康与寿命。树洞处理工程比树体表面的任何处理都难,不但需要比较熟练的技术,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8.1树洞处理的意义 树洞处理的历史 树洞形成的原因与进程 树洞处理的目的与原则 8.1.1树洞处理的历史 在古代的许多著作中,就有关于用泥土和石块填充或覆盖树洞的记载。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提奥佛拉斯(Theophrastus)就在《Enquiry in Plants》一书中有“涂泥”以避免树木腐朽的描述。 木、砖、橡皮块、沥青混合物及各种金属板已广为利用,并研制出几种专利混合物,其性能明显优于本世纪初以前使用过的任何材料。 8.1.2树洞形成的原因与进程 树洞形成的原因 树洞的危害 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