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税负制之演变及其背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低税负制之演变及其背景

淺論我國「最低稅負制」制訂緣由與主要內容(初稿) 陳振銘( 楊永列(( 魯奎彰((( 摘要 本文由當前財政概況討論制訂最低稅負制之緣由,並以美國實施最低稅負制經驗為基礎,討論我國「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重要條文,俾進一步瞭解該法內容及其可能衍生的問題。 關鍵詞:最低稅負制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一、前言 甫於去年年底立院三讀通過之「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正式宣告我國即將實施最低稅負制。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於去年7月21日公布「民眾對租稅改革相關議題的看法」民意調查,八成二以上(82.5%、82.1%)的受訪者贊成政府針對適用租稅減免的成功企業以及高所得個人課徵最低稅負制。顯示該稅制普獲一般民眾支持。雖係如此,該制在我國係屬新創,一般民眾對其規定與內涵仍缺乏完整認識,故本文由當前財政概況討論制訂最低稅負制之緣由,並以美國實施最低稅負制經驗為基礎,討論我國「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重要條文,俾進一步瞭解該法內容及其可能衍生的問題。 我國長期以來,為促進產業發展,傾向於採行租稅減免政策來達到特定目的。長期實施結果,租稅減免範圍不斷擴大,政府稅式支出規模日益龐大,導致稅基流失,稅收所得彈性偏低,而損及政府稅收。更有甚者,租稅減免優惠適用對象集中於少數企業及高所得個人,違背租稅公平之問題日見嚴重,而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為避免租稅優惠及其他扣除項目之擴大,增進個人所得稅負之公平性,以及為健全未來所得稅制奠基,亟需重新檢討各項租稅減免規定的妥適性。然而,現行所得稅減免規定繁多,除所得稅法外,尚涉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以外之二十餘種法規,逐一檢討修訂,勢必時日延宕。若縮小範圍,僅侷限所得稅法或部分主要相關減免規定,則恐無法排除若干特別法規定。有鑑於此,有關單位遂以專法方式另行研訂「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以下簡稱「基本稅額條例」),按「後法優於前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法律適用原則,要求在正規稅制下享有非常低稅負或零稅負之企業或高所得者,皆能繳納基本稅額。 「基本稅額條例」之制訂,顯示我國財政議題的鐘擺,由過去配合經濟發展,向效率面傾斜,導致財政失衡,而有呈現修正,擺向公平面之跡象。此一擺向的另一層面,與OECD國家1980年代面對財政危機,而採行一連串財政改革措施,財政議題由僅是配合各機關政務推動(尤其是經濟議題)的輔佐角色,轉而與各機關政務議題等量齊觀,甚且凌駕後者,如追求財政紀律與財政平衡的歷程相似。事實上,近年隨著財政失衡情況,國內有關「財政紀律與財政平衡」的訴求甚囂塵上,研訂「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建立最低稅負制,實可視為其中之一環,其意義也在於此。 二、當前財政概況 我國近十餘年各級政府財政狀況,除1998年外,各年均呈現入不敷出現象(表一)。整體而言,以不包括債務舉借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剩餘之實質收入、不包括債務之還本支出之實質支出資料為依據,1991-1995年各年財政赤字累計額為新台幣15,443億元,而1996-2000年財政赤字累計額為7,544億元,其中2000年因概括承受原省府債務及籌措九二一震災重建資金,當年財政短絀達3,561億元,佔該期間財政缺口幾近一半。隨後景氣中挫,經濟成長情況不如預期(參表二)。從2001年至今,不僅該年為負成長,各年成長率均為個位數,遠低於1987-1990年平均之12.0%,也低於1991-2000年期間之8.9%。政府為提振景氣擴大公共支出及租稅減免,連續三年財政赤字均維持在2000年水準以上。2001年更攀升至3,749億元,乃1991年以來單年之歷史高峰,財政缺口再度擴大,2001-2005累計額16,319億元。截至2006年財政赤字稍見改善,惟不包括追加減預算之短絀猶達1,957億元之譜。 表一 我國各級政府收支淨額比較 單位:新臺幣百萬元 年 度 收 入 淨 額 支 出 淨 額 收 支 餘 絀 1991 1,049,931 1,275,613 -225,682 1992 1,257,568 1,561,930 -304,362 1993 1,416,334 1,756,306 -339,972 1994 1,502,754 1,826,367 -323,613 1995 1,559,429 1,910,066 -350,637 1991-1995累計 -1,544,266 1996 1,604,184 1,843,786 -239,602 1997 1,704,759 1,878,764 -174,005 1998 2,053,458 1,992,593 60,865 1999 2,004,394 2,050,004 -45,610 2000 2,784,863 3,140,936 -356,073 1996-200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