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课件:语言文字-1.1正确使用词语概要.ppt

一轮课件:语言文字-1.1正确使用词语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课件:语言文字-1.1正确使用词语概要

真题体验 ·考点聚焦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高考总复习·语文 菜 单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第一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014·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真题体验 · 考点聚焦 [真题体验]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答案 C 2.(2014·新课标全国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选项所给的三个成语都有“防备”的意思,但三者之间又有区别。“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重在发生前防止,“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重在在萌芽状态制止。“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重在事先准备。根据各句语境,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俗语的能力。A.“按下葫芦起了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用在此处恰当。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即自家人不说客气话。用在此处恰当。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军队未出发,先准备好了军用物资。比喻提前做好准备。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君子之交淡如水”意为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用在此处恰当。 答案 C 4.(2014·山东)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 B.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 C.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 D.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反映:①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②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④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化学反应;③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④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第一句横线处指讨论引起的社会各界的意见,所以应选“反应”,用“反应”的 第④个含义。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第二句横线处指火势向周围扩展,应用“蔓延”。总算:①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②表示大体上还过得去。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根据前面的“这几年虽然很艰难”可知,此处表示在艰难情况下结果还不算太坏,应选“总算”,用“总算”的第②个含义。 答案 B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2014年高考也延续了这一考情。从考查形式上看,这一考点的命题依然沿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但是具体设置形式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 1.判断使用正误类试题减少,而词语选择填空类试题增多。一些试卷不再沿用判断使用正误类题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的第13题,将一直延续的判断成语正误的形式改为了选择近义成语填空的形式。 [考点解读] 2.综合性考查继续增强。有些地区的高考试卷选择了将实词、虚词、成语结合在一起的考查形式,或选择了两两结合的考查形式。如2014年高考江西卷第3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了近义实词、虚词、成语。 3.出现了新题型。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将词语辨析与语段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打破了历年来单独设置语境考查的传统,体现了题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 2016年高考考生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