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人格.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人格

第9章 人格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个性,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对其环境独特适应的、心理系统的动力组织。 ——阿尔波特 研究个性,就是研究人,就是研究人生。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人格 二、人格理论 一、什么人格(Personality) (一)概念界定 人格(personality)也叫个性。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6.社会性与自然性 二、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人格发展理论 1口腔期   (oral stage,0~1岁) 2肛门期   (anal stage,1~3岁)    3性器期   (phallic stage,3~6岁)    4潜伏期   (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 5两性期   (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3、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于1937年首次提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提出了根源特质。 1949年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制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6种人格特质是: (A)乐群性 ?(B)聪慧性 ?(C)情绪稳定性 (E)恃强性 (F)兴奋性 ?(G)有恒性 ?(H)敢为性 ???? (I)敏感性 (L)怀疑性 ?(M)幻想性 ?(N)世故性 ???? (O)忧虑性 (Q1)激进性 (Q2)独立性 (Q3)自律性 ??? (Q4)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4、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一、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1)注意;(2)保持;(3)动作复现;(4)动机过程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