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教学设计

课 题 劝学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掌握重点句式。 能力点 1.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育点 学习借鉴荀子所论述的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 重难点 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功”等词义。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PPT展示教学目标) 1.(教师预设)听录音,正字正音: 提示要求:注意一方面听准字音;再者注意文言语段的停顿。 槁暴 跬步 骐骥 锲而舍之 金石可镂 輮以为轮 驽马 砺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当时人们尊重他,故称),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汉,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樗着古代说理文的理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势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变色镜,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读文本,理清思路 (一) 全班齐读文章第一段:(注意读音和断句,找出不足之处) 1、检测字词: “学不可以已”“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槁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结合字词释义,翻译本段) 2、研习第一段:根据刚才的解释,再一次诵读第一段,思考: (1)找出整篇文章的一个论点,并进行翻译。 明确:学不可以已。 (2)围绕着这一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论据? 明确:正面设喻论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小总结: 在这段中作者运用设喻论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第一段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请分析说明。 提示: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发展提高;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 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检测字词: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君子生非异也” (结合字词释义,翻译本段) 2、研习第二段:根据刚才的解释,再一次诵读第二段,思考: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论点。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试着找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3、小总结: 在这段中作者运用反复设喻论证阐述了学习的作用。 (三)全班齐读第三段,教师进行点拨: 检测字词: “功在不舍”“上食埃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结合字词释义,翻译本段) 研习第三段:根据刚才的解释,再一次诵读第三段,思考: (1)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2)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