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课件

民俗文化单元综述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单元目标 1、积累常用词,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类文章;理解长句意思。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3、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诗意,感受普通人心中人性的光辉。 教材解读与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所跨地域广,时间长.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写到江南写到北京天津地区,时间上讲有已经消亡的民俗,也有今天仍保留的民俗.可以感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 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点。 《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搜集模仿各类吆喝声,感受平凡生活的味道。 《春酒》的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  由此确定《春酒》的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师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 《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就能够勾画人物的神韵。 语言幽默奇崛,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  《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的。  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  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 云南的歌会 散文 山野对歌 山路满歌 村寨传歌 对自然、人物、艺术的赞赏 端午的鸭蛋 散文 端午习俗 家乡鸭蛋 端午鸭蛋 对生活、故乡的怀想与热爱 吆喝 散文 从早到晚 一年四季 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生活情趣 *春酒 散文 民风之美 人情之美 细节之美 令人神思飘摇 *俗世奇人 小小说 行事奇——刷子李 从容内敛——泥人张 一波三折 天津风味 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一、家乡素描 二、认识方言 三、乡土发现 四、节日探源 五、思考讨论 (四、节日探源) (二、认识方言) (三、乡土发现) (一、家乡素描) 教学内容目标及策略 以一问牵全文 以一词带赏析 以一文求拓展 *以一问牵全文——《俗世奇人》 ——刷子李、泥人张,奇在何处? *以一词带赏析——《云南的歌会》 ——放声读,你最喜欢文中对哪一场合的哪一处的描写?为什么? *以一文求拓展——《吆喝》 ——吆喝是一种文化,拓展至相声《卖布头》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沈从文     1 .从细节与字句中感受沈从文唯美、淡雅、温情、纯粹的语言; 2 .学习三个场面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 3 .感受异域风情,感受作者对人、自然、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17.《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汪曾祺  1.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3.珍视民俗,激发民族自豪感。 18.《吆喝》教学目标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