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
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1956年的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或者没有充分地坚持下去,因此,“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请你回答:(12分) (1)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 (3)“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的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 请回答:(10分) (1)依据材料中表格内容,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出现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据所学知识判断,后来哪些运动打破了这一发展趋势?为什么?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1949 1956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1952年底 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年) 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 (1)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材料一 黑龙江孙吴县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数据:1956年1月,对全县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镇内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个:铁木社(34人)、被服社(11人)、工艺社(11人)、皮革社(6人)、调味社(7人)、食品社(9人);另有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村工匠6人,计84人。占全县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7%。 (2)手工业行业的生产资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材料二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3)全行业公私合营意味着什么? 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三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综合上述材料,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四 时间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6年)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8~1992年)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年至今) (一) 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 1、中共八大【时间、地点、背景、内容、 评价:分析正确; 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总路线的评价: 主观上讲,它的提出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客观上讲,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大跃进运动的评价: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 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妨碍和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实质:“左倾”错误 直接结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3、“八字”方针(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成效: 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努力拼搏 不留遗憾 4、失误的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干扰; 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没有立足于中国国情;存在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思想; 忽视了客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1课 问题的抽象(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6——阅读真好(素材).pdf VIP
- 飞机在机库溢油应急处置程序.doc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5——挫折成长.docx VIP
- 2024年中考作文十二大高频热点主题4——青春梦想.docx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Q_320411BFS001-2019TF型扁布袋除尘器系统.pdf
- 【阅读版】读后续写 第1-5期:读懂原文+情节设计.pdf VIP
- 土石方现场协调会会议纪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