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危险辨识与评价-第2章-1.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危险辨识与评价-第2章-1

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13大类,如下表所示。 管理缺陷通常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主要表现为: (1)对安全生产管理复杂系统认识不足,以及管理上 的缺陷所产生的形式主义。制度落实、激励机制 (2)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习惯性 (3)对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没有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面、点 (4)安全管理上“制度管人”、“人管人”等硬性管理,和注重文化建设的软管理没有很好地融合。 2.1.3 安全基础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最基础的工作——班组安全管理 (1)坚持认真召开班前安全会 (2)坚持每周开展好班组安全活动 (3)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4)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5)各项记录要详实准确 (6)工作要踏实 2.1.3 安全基础管理缺陷 班组安全建设 2.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2.2.2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2.2.3 参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对伤亡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2.2.4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分类 2.2.5 源自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事故标准分类 2.2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 根据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2.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物理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运动物、明火、高低温物质、粉尘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等 化学因素:易燃易爆、自燃、有毒、腐蚀性物质等 生物因素:有害的动植物、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 生理、心理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 行为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等 其它: 根据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通常使用:企业、安监部门、职工伤亡事故处理。 如将机械伤害划分为割伤、刺伤、绞伤、碾伤等。 但缺少全国统一划分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2.2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发生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击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等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包括挤、压、撞、倾覆等); (3)机器工具伤害(包括绞、碾、碰、割、戮等); (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或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 (6)淹溺; (7)灼烫; 2.2.3 参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对伤亡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8)火灾; (9)刺割(指机器工具伤害以外的刺害,如钉子扎脚、尖刃物划破等) (10)高处坠落〈包括从架子上、屋顶上坠落以及平地上坠入地坑等〉 (11)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石方倒塌等); (12)冒顶片帮; (13)透水; (14)放炮; (15)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 (16)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 (17)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炉膛、钢水包爆炸等); (19)中毒(煤气、油气、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和窒息; (20)其他伤害(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将有害因素分为8类:毒物、粉尘、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致病微生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等。 2.2.4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分类 共20类,第12页。 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种行业和作业活动,且各类之间具有互斥性。 2.2.5 源自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 事故标准分类 工业危险辨识与评价 林晓飞 sophiejob@yeah.net 思考之二 2、《化工业安全教育》的问题? (1)偏向于安全管理:丰田、宝钢管理 (2)塑料桶:有毒有害,有腐蚀性 (3)工作区吸烟:中毒 (4)警示牌:青岛文明施工、东区图书馆 2.1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2.2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2.3 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原则 2.4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5 辨识单元划分 2 危险危害因素及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防止发生生产事故的第一步,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2.1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能量: 幸福与方便;伤亡与损失。 能量供体和载体在特定条件下都有可能是危险源。 危险危害(有害)因素? 有害物质: 有毒、有腐蚀性、放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