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政史地]第2课商鞅变法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变法内容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 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从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 (3)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肯定 ,后者否定 二.变法内容及积极作用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政治思想法律 行县制;建户籍制、定连坐法;烧诗书,定秦律。 社会风尚 禁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小家庭政策。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秦国的二十等爵可分为四个等级: 其中19级和20级可食租税或食邑; 而18级和18级以下“则如吏职”。 相当于士的是一至四级:公士、上造、簪袅、不更; 相当于大夫的是五至九级:大夫、官大夫、公大夫、 公乘、五大夫; 相当于卿的是十至十八级:左庶长、右庶长、左更、 中更、右更、少上造、大 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 相当于诸侯的是十九和二十级:关内侯、彻侯。 春秋时期的改革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 本质 顺乎了时代需要;局限:重在经济改革(改革税制,增加收入),没有改革旧的世卿世禄政治制度 认识 不论公田和私田,都征收实物税 初税亩 P30 鲁国 ①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加速了齐国井田制瓦解 ②使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相(xiàng)地而衰(cuī)征”--不论公田私田都按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管仲改革 齐国 成效 内容含义 名称 使“秦兵不敢东向” 创建强大军队“武卒”, 军事 吴起 建设农田水利,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 经济 李悝 我国第一部法典; 维护秩序稳定政局 加强法治,制定《法经》 法律 李悝 取得了一定成效 吴起变法 吴起 楚国 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魏文侯变法:战国最早;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战国变法: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显著 认识 战国时期最为彻底 商鞅变法 商鞅 秦国 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特权 “选贤任能”,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度 政治李悝 魏国魏文侯变法 成效 内容含义 名称 *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身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是李悝的学生),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起初,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 3.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建议改革变法,富国强兵,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4.因变法功勋卓著 ,晋爵为大良造,被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战国时期商鞅的人生结局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学派主要代表。 卫国人,与卫国国君同族,故称卫鞅或公孙鞅。后因在秦有功封于商,又称商鞅。他曾在魏国做过小官,熟悉李悝、吴起等变法理论及实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了富国强兵,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达21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秦孝公死后,被旧贵族诬陷,车裂而死。 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太子的两个老师鼓动太子反对变法,商鞅就处罚了那两位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这样,大家就不敢反对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残忍的死刑,就是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让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撕裂人的肢体。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