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这种完全违 反客观经济规律 的盲目蛮干,不 但会造成人力物 力的巨大浪费, 而且使国民经济 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大二公)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人进入新乐园, 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 顿顿可吃四大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 各样农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 天堂不如新乐园。 (3)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大二公) 评价: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2.失误: 3.1959—1961,严重的经济困难。 4.纠错(正确探索): ⑴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 ⑵成就: 原因: 为大庆油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1205钻井队队长 王进喜,被誉为“铁人”和中国石油工人的榜样。 图为他在带领工人征服井喷。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 2、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 3、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 原因: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原因: 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原因: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的措施 系统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实质 66--------71--------73---------75---------76 文革的发展过程 爆 发 周 恩 来 着 手 调 整 邓 小 平 全 面 整 顿 结 束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正确: 失误: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国民经济的 调整 1960 启示一: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从国情出发,正确 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启示二: 社会主义建设必 须实事求是,尊 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 生产关系的变革 必须与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 验教训。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952 三年恢复时期) 1949-1956 过渡时期 1956-1966 十年探索时期 1966-1976 十年动乱时期 中国的1949—197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⑴建国初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1.国民经济的恢复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 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 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 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1949年10月,以上海为先导,华北、 华中全面跟进,物价大幅上扬,纱布、粮 食的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两倍以上。人心 开始浮动。显然,不迅速恢复生产,发展 经济,制止通货膨胀,新生的共和国就无 法巩固。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⑴建国初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1.国民经济的恢复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表现: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⑵恢复经济的措施: (1949-1952) 到1952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为 以后进行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 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 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 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 家。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⑴背景: ⑵方针: ⑶成就: ⑷意义: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思考: 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主要集中于东北的原因: 1.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与苏联为邻,能得到苏联的帮助; 2.自然资源丰富; 3.重工业基础较好。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2.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⑴背景: ⑵基本任务: ⑶成就: ⑷意义: “一化三改”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3.三大改造(1953-1956) ⑴概况: ⑵实质: ⑶意义: 农业-参加合作社(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 标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必修2 12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ppt
- 必修1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ppt
- 必修2-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3课时 2012.03.15.ppt
-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pt
- 必修2_第一章第一节.ppt
- 心理学效应之毛毛虫效应.ppt
- 必修3强化默写.ppt
- 必修3第三章复习.ppt
- 必修3 第四单元 “隐蔽型”食物链的呈现形式 专题大看台.ppt
- 必修2遗传与进化2.1.2遗传因子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