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四 高压电气试验.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情境四 高压电气试验

一、极化指数(PI)和绝缘吸收比(DAR) 绝缘体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很敏感。测量开始可能会由于干扰电流的存在而不准确。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有必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测量并计算PI和DAR系数。这些计算用于鉴定绝缘体的质量和老化问题。 用1分钟和1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计算PI、用30秒和60秒的绝缘电阻值计算DAR 的是仪器编程的默认值。 这些值可以在 中被修改,以便适用不同的标准或一些特殊应用。 PI=R10mn/R1mn* DAR=R60s/R30s 绝缘体质量 1 1.25 危险 1-2 1.25 不足 4 1.25-1.6 良好 4 1.6 很好 注意事项 1、高压回路限流电阻的原则:应将短路电流限流在二极管短时容许电流的范围内,又不造成过大的压降,并能保证过流继电器动作。当被试品穿时,过流继电器应在0.02秒内切断电源。 2、二极管工作电压的选择:在上述半波整流线路中,最高试验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的一半。 注意事项 3、微安表接于高压侧时,绝缘支柱牢固可靠、防止摇摆倒塌。 4、试验设备的布置要紧凑、连接线要短,宜用屏蔽导线, 既要安全又便于操作,对地要有足够的距离,接地线应牢固可靠。接到被试品上的高压导线应短而绝缘良好,并使其对地及其它接地部分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小杂散电流的影响。 注意事项 5、应将试品表面擦试干净,并加屏蔽,以消除被试品表面脏污带来的测量误差。 6、能分相试的被试品应分相试验,非试相应短路接地。 7、试验电容量小的试品应加稳压电容。 注意事项 8、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进行充分放电,最好通过电阻放电。 9、试验必须符合电气安全规程要求,试验中使用的绝缘工具必须经试验合格。 10、由于施加直流电压对气泡的局部放电较交流要小,故加压时间可以较长。试验中如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升压,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升压。 局部放电的其它表示方法 为了表征局部放电在一定期间内的平均综合效应,还提出了各种累积参数,如平均放电电流,放电功率等。 有时还测量局部放电的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 影响局部放电特性的多种因素:主要有电压的幅值 、电压的波形和频率、电压的作用时间、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和气压等 3 局部放电测量的基本回路—电检测法 发生局放时,试品两端会出现一个瞬时的电压变化,在检测回路中引起一高频脉冲电流,将它转化成电脉冲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a)串联测量回路 Ck—耦合电容,为Cx与检测阻抗Zm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的通道(电源本身由于高频感抗而无法提供), Ck内部必须无局放,值较大以增大Zm上的信号; Z—低通滤波器,以防局放时放电脉冲被电源的杂散电容旁路,同时也可阻止电源本身的干扰脉冲进入试品和测量支路 局放并联、桥式测量回路 (b)并联测量回路 (c)桥式测量回路 适合于试品一端接地的情况 外部干扰在Zm和Z`m上的干扰信号基本抵消 测量仪器:示波器,峰值表,脉冲计数器 对放电量大小的规定 我国试验规程规定 (1)固体绝缘互感器:电压为 时,放电量不     大于100pC , Um为系统最高额定线电压 充油互感器:放电量不大于20pC (2)110kV及以上新套管 油纸电容式:不大于20pC 胶纸电容式:不大于400pC 国标规定: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必须做PD试验 电力变压器PD测试的加压过程 图中U1为最高额定线电压Um U2: 或 要求在 的U2值下,?q≤300pC 或要求在 的U2值下,?q≤500pC 4 局放测量中的抗干扰措施 电磁干扰来源 (1)与局放信号一起通过电流传感器进入监测系统的       干扰 (2)监测系统本身的干扰 干扰类别 (1)周期型干扰:系统高次谐波、载波通讯以及无线     电通讯等 (2)脉冲型干扰:电力电子器件产生的高频涌流、脉      冲型干扰和高压线路上的电晕放电、电弧放电等 (3)白噪声:线圈热噪声、地网的噪声和动力电源线      以及变压器继电保护信号线路中耦合进入的各种     噪声等。 干扰的抑制 从干扰源、干扰途径、信号后处理入手 可从以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