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史地]岳麓版必修一《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ppt

[高一政史地]岳麓版必修一《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政史地]岳麓版必修一《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4)积极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 的“伙伴关系” (5)不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与 “七十七国集团”的关系获得进展。 (6)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成立“上海合作 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对新中国60多年外交历程的认识 周恩来 (1949-1958) 陈毅 (1958-1972) 姬鹏飞 (1972-1974) 乔冠华 (1974-1976) 黄华 (1976-1982) 吴学谦 (1982-1988) 钱其琛 (1988-1998) 唐家璇 (1998-2003) 李肇星 (2003- 2006 ) 杨洁篪 (2006- ) 我国参加了380多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加入130多个国际条约,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合影 以上图片的内容都反映了国家的外交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我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②实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注意:大国“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共赢、互信伙伴关系 这是头戴蓝盔的联合国的中国维和士兵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 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 总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贯穿新中国 50多年外交历程的外交思想。从新中国成立 到70年代,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彻底 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70年 代以来,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的国际 地位空前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 新中国6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70年代以来,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 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 的决定的。各个主权国家因其 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家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1867年,中国清朝政府派了一使臣出使美国、英国和俄国等欧美国家。这个使臣是谁呢?说起来着实令人可笑又可恨,他不是清政府的官员,而是美国人——蒲安臣。他去美国后,经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一番策划,代表清政府同美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公民往来居住,悉听尊便,不得阻禁。它使美国政府用合法的手段来掩盖美国掠夺贩卖华工的丑恶本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耻辱的事件。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掀开了我国外交的新篇章。我们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结论: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附:中俄(苏)关系的风云变幻 晚清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政府: 新中国: 1858年《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1895伙同德、法“干涉还辽” 强租旅顺、大连,划长城以北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近代割占中国领土达1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